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是怎样的,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皮吗?
若是真这么认为,估计会被老祖先踢的。其实,饮食过程就是和食物交流的过程,若只是将食物塞进自己的胃里,那就不需要什么饮食文化了。当然在特殊岁月中,比如饥荒年代,吃食真的只是为了解决饥饿。有一个词“钟鸣鼎食”,指那些贵族家庭吃饭场面的豪华气派,连吃个饭都要“击钟列鼎”,外人看这个“场面”,不禁会感慨这仪式感太强了!,事实上,这就是饮食文化,如果你看不懂,等于没真正懂得如何吃。
有人总会说中国老祖先的很多传统都丢了,其实,这话有点绝对。就说这吃饭,古时贵族吃饭会奏乐,如今去一些有调调的餐厅,也有一些背景音乐啊。如果再上点高逼格的,还会放架钢琴在那,或者会有一个小舞台,吃到尽兴时,可以上去高歌一曲。这明明就是古时“钟鸣”的升级版嘛。或者自己在家吃饭时,放一曲编钟乐曲,一样也可以营造出某种氛围。
那么“鼎食”呢?
这就是本文的主题了。
不少人很是热衷于红酒文化,每每说起时,光那个酒杯都会滔滔不绝的说上很久。但是,这和古人的饮酒文化比起来,就这个年代,已经有千年以上的鸿沟了。觥、樽、觞、盅、白...太多用于饮酒的器皿。只是,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它们往往陈列于博物馆中。
我们要认识自己的饮食文化,还真的要从这些“餐具”开始。
酒文化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有很重要的分量,今天就以此举例。在出现盛具前,吃饭真的只是充饥。有了盛具,尤其是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成熟,让吃饭多了些精神层次的涵义。制作精美的各类青铜制品,不但可以盛放食物,还可以边加热边用餐,类似于现在的火锅。
中国国家博物馆就有一件叫“染器”的青铜器,它是由盘、炉、耳杯组成,功能就是饮食器具。从这个“染”字,就可看出先人对饮食的态度。在古代,调味品称为“染”,在商周时,古人就已经会制作酱这种“染”了,“染器”就是用来盛放各种佐料的。秦汉时候大家喜欢吃较烫的蘸料,所以,需要边吃边加热“染器”。
而整个青铜文化时期,恰恰又是酒文化的盛行阶段。
殷商时人们就已经开始用谷物酿酒了,此时的青铜酒器,器形变化多样,质量精美,那时的人就说“非酒器无以饮酒”,酒虽然在很多人眼中似乎和食物无联系,但是,在古人眼中,酒不但融于了生活,更融于当时人的精神之中,翻翻古代文学作品,关于酒的能有1/3之多。
在古时,虽然酒器和食器是分开的,但是,人们对酒器的态度,其实,也透露出饮食的态度,“鼎食”难道就是大家围坐一圈吃肉嘛?当然不是,连大观园的小姐妹,馋酒时还得来圈行酒令呢,更不要说那些身份高贵、啥事都特讲究的贵族了。
而为何是在青铜器时代,古人对饮食的态度奠定了绵延千年的饮食文化呢?
中国人最看重两样事物:,一是生存;
另一个就是老祖宗。
在农耕经济的影响下,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和家人一起过日子,而吃饭就成了这种生活的主旋律,所以,会用尽心思让餐桌文化更加多样化,于是,一样食物可以做出很多道菜,而不同的菜式又会用不同的盛具去展示菜肴的衍生内涵,而不是在一个盘子上叠加食物。
《礼记·礼器》之中这么说:“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饮食文化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祭祀在古时是一件神圣的大事,从盛器上的使用规矩中就可看出,对老祖宗的祭祀是必须万分尊敬的,所以,才会有“尊卑”上的区分。
这在今人看来,似乎不太能理解,都是后代子孙,为啥还要如此划一个界限?
那么,有一个道理大家都应该懂吧,长者为尊,所以说,饮食文化中的这些细微规定,恰恰就是和社会的公序良俗相吻合。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些瓷器制品。
小时候刚接触英文时,被告知,China有两个意思,“C”大写是指中国,“c”小写是指瓷器,那时心里美滋滋也很自豪,后来多了些文史知识后,再来看这个单词,情绪就多了些颜色。
从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汉时已有瓷器制品了,只是那时工艺尚不发达,进入唐、宋时期,尤其是宋朝,瓷器工艺蓬勃发展,涵盖了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是现在,瓷器和我们的联系似乎仅存在于饭桌了,有时还会被不锈钢或者仿瓷这些器具所替代。
在那时,对于小户人家来说,瓷器也许就是个盛放东西的工具,至于它的美观,远在功能之后。但是,对于门庭很高的大户人家来说,这些器皿不但要满足于功能,更要满足视觉上的愉悦感,所以,宋朝出现很多官窑,其中,北宋流行的注子酒壶,就是那个时期青白瓷的代表作。
宋代人喜欢喝温酒,所以,常见注子和注碗,它具有实用性也兼具品质和优美造型。再看现在,随便端上个大盆,将一扎啤酒堆在那冰着,这不叫喝酒,就是灌了个酒饱。
中国的饮食文化中,一直强调“细嚼慢咽”,不要简单将其理解为“养生”,这是在品味食物。成语中有很多和“吃”有关,但是,带“味”的就只有一词“津津有味”。很多西方人不明白,为何一个土豆在中国就能做出上百道菜,中国人吃的不仅是食物,吃的更多的则是那个味道。
并且,在中国的语言表达中,很多事物都能和“味道”沾边,一件妈妈手工编织的毛衣,会说成“妈妈的味道”;妈妈寄来的吃食,会说成“家乡的味道”。很多人在外面吃的同样名字的饭菜,却是说吃不出那个味道,因为在中国人的骨子里,很多事物连同这饭菜的香味,早已深深烙印在记忆中。
很多人喜欢玻璃盛具,干净剔透,这完全符合时下世界审美主流:简洁、大气。但是玻璃自身有个小缺陷(排除彩玻),没有色彩。这个世界是五彩的,若是整天面对没有色彩的盛具盛着那些鲜活颜色的吃食,会是什么感觉?不妨做个对比。
其实,去饭店吃饭时,若是心细时应是早能发现其中的不同。冰草通常是放于圆形的玻璃盛具里,在手中端着时很漂亮,凸显了绿莹莹的质感,但是,当此菜混于一堆瓷碟瓷碗中,顿时就很平淡。缺了盛具的衬托,连可爱的菜都少了诱惑力。
这就是饮食文化。
为何一家高档餐厅的餐具都是“不拘一格”?
因为,菜式和盛具是互补的。
再回到酒杯上。
现在似乎清一色的都是玻璃制品,就是形状有差异罢了,大家不再关注酒杯长的啥样,只顾往自己嘴里倒酒。若是找一家复古餐厅,点一壶米酒,端上来的绝对是青瓷酒器和酒盅,这是什么感觉?有人也许会反驳,不同环境下当然得不同的盛具。这话极对,在古时也不是人人都是觥筹交错,民间一样有大排档,一样大碗喝酒啊。饮食文化也分阳春三月和下里巴人。
但是,不能因此就误解古人会因身份地位不同而怠慢了饮食规矩,至少在喝酒上,怎么也会用上瓷碗,这总强于现在动辄用一次性盛具替代吧。现在的这种做法是出于卫生考虑么?更多则只是一种商业效益,从成本上看,这样更节约,只是委屈了饮酒者,这哪还有任何情绪而言?也难怪今人再也写不出“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诗句来了。
喜欢饮食的人,是不会允许自己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吃食的,这是对食物的怠慢,也是对饮食文化的非礼,这真的就变成了只是为了裹腹而且。只是现今简约的生活节奏已经钝化人们对饮食的思索,只会简单的将其理解为一日三餐、亲人聚餐、朋友聚会,和自己生活如此密切的饮食,如今,却是带有更多的目的性,所以,也不奇怪大家越发不重视用什么盛具来盛放它们了。
当然,最早出现的盛具是陶器、角器和竹木制品,虽然,在功能性上看起来差不多,但是,就实用性和美观性上看,远不如后来的青铜制品和瓷器,而这两种制品的鼎盛时期,恰恰又是中国饮食文化发展最活跃的时候。这些用餐工具从粗放到精致,从实用到艺术价值,都和一个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也和一个时代的文化紧密捆绑,饮食文化不可能脱离社会的发展。
那么,对比古人的饮食文化,是不是就该感慨如今某种饮食习惯呢?
事实上,如今的文化交融频繁,社会主流文化是追求个性张扬,所以,也应该包容多样化的饮食习惯。有人喜欢素雅的日本料理,有人喜欢闹哄哄的大排档,这些场合的变迁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有一个点,吃饭就是吃饭,就如写字一样,若是没有一支好笔,功力再好,字也不会好看,一道好菜,没有好碟子去盛它,吃的人估计会少了些许胃口,除非真的喜欢追求原始风味,比如烧烤。
饮食其实是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因为,没人可以离开它。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基调,就是一种生存文化,进而又进化为精神境界的文化,以至于,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餐,难道不是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10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