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春日偶作》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春日偶作

  温庭筠唐代

  西园一曲艳阳歌,扰扰车尘负薜萝。

  自欲放怀犹未得,不知经世竟如何?

  夜闻猛雨判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

  钓渚别来应更好,春风还为起微波。

  译文

  在西园听一曲艳阳之歌,京城扰扰车尘让人深负隐逸之志。

  虽然想要放宽心怀但难以遂愿,而经世的愿望也不知究竟能否实现。

  听到夜雨强劲而势猛,预示且判定着花残落尽,春夜寒冷夜晚更长,贪恋重衾觉得梦多。

  想别后钓渚春色应该比以前更好,春风在水面吹起微波。

  创作背景

  此诗为作者于春日艳阳之候,有感于自己仕隐两失而抒写苦闷之作。其具体创作年份难以考证。

  赏析

  诗人于三春时节,闻西园艳阳之歌,深感春光烂漫,当尽情享受,奈己则困居长安,目睹车尘扰扰,深有负于夙昔隐遁山林之志。虽自欲放宽心怀,不计名利得失,然犹未能;而经世之志愿固不知究竟能否实现。三四句一纵一收,一宕一抑,极有笔意、情致。五六句写春夜闻猛雨,判定花已凋尽,春寒夜长,恋重衾而梦多,系写困居长安之苦闷无聊意绪。尾联“钓渚”应首联“薜萝”,暗用东汉初期隐士严子陵隐居垂钓于浙江省富春山七里濑事。钓渚春好,风起微波,固不如归隐鄠郊旧墅(温庭筠故宅)也。语淡荡而有致。此诗纯用白描,转折如意,风格类似义山之《即日》(一岁林花即日休),见温诗不仅有秾艳一格。

  有人认为“西园一曲艳阳歌”于此诗中未必是歌颂阳春时节之美好。“艳阳”一词诚有歌颂明媚春天之意,然而细味此处之“艳阳”,似给人一种燥热烦愁之感。于高照的艳阳之下,一般人大概都是一副眯眼皱眉的表情,其实也是一种苦态。而与下句“扰扰车尘”连看,则正符合温庭筠此时烦躁又无奈的情绪。再观末句,俨然一幅云淡水清、宁静致远的画卷,大概这才是温庭筠所向往的隐逸之境,而西园艳阳春景恐未必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108187.html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