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杂谈 > 正文

在五代时期,状元为何与其他普通进士没有什么差别?

  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状元作为古代读书人的终极目标,无数人为此千帆争渡,但唯独在一个历史时期有所区别。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五代时期,状元为何与其他普通进士没有什么差别?

  细数五代时期的的进士考试,一共有121次,因此也诞生了121位状元,但实际上能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却只有32人。不仅如此,在已知的32位状元中,就有11人都还没有任何工作经历,而且还有一人才夺得状元没过多长时间,就去世了。剩下的20位状元不是为拾遗(取“言国家有遗事,拾而论之”),就是为推官(唐朝始置,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采访处置使下皆设一员,位次于判官、掌书记,掌推勾狱讼之事。),可以说这些状元的级别都是最低的。因此,五代时期的状元很难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的痕迹。

在五代时期,状元为何与其他普通进士没有什么差别?

  其次,五代时期的科举制度是承袭唐代而来,因此这个时期的状元与普通进士都是一样的。朝廷在公布科举名次时,无论是状元还是普通进士,都是需要通过李步德考试才能被授予官职。而且状元的起点还是从九品上,可以说是最低级别了,因为在明清时期,状元的起点几乎达到了顶端,为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此外,状元这个文人最高头衔在五代时期并不是很响亮。因为在五代早期,科举第一名并不称为状元,而是记载为“甲科”、“甲第”、“高第”,比如在《旧五代史》中,就称状元崔周度是“举进士甲科”。而《旧五代史·王朴传》也是这样记载的:“朴字文约,汉乾祐中擢进士第。”

在五代时期,状元为何与其他普通进士没有什么差别?

  而且五代时期的进士科还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那就是“传衣钵”。那什么是“穿衣钵”呢?就是这一年的主考官当时考了第几名,其他官员就会认为他最好的学生考第几名。除此之外,在五代时期的科举考试中,人们往往只会提起当时的主考官,而不是状元究竟是谁,甚至还说“甲等无名”,没有任何等级之说。

  总而言之,自科举制设置以来,唯有五代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状元与其他普通进士在待遇上没有任何差别。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100844.html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