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杂谈 > 正文

唯一能和秦国抗衡的赵国为何会败?赵王需要背锅

  长平之战前,赵国确实是唯一一个可以和秦国相抗衡的国家。

  秦国是经过商鞅变法后,从弱国一下变为强国了。秦国强大了,他就不愿意待在西北边陲之地了,他要扩展地盘,只要扩展地盘就会侵犯其他国家的利益,所以,这也是秦国和中原一些大国不断产生摩擦的原因之一。

  秦国和赵国相邻,两个国家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只要秦国想出关中,他就必然会侵犯赵国的利益。所以,秦赵之间必然会有一战。

  当然这一战谁都不想先挑起事端,秦国虽说很想东扩,但是,看看赵国当时的这些名将,廉颇李牧乐毅田单。即使是秦国有白起这种百战百胜的名将,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是不会挑起战争的。

  当然,赵国的名将虽然多,但是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赵国的这些名将,乐毅和田单两人确实是名将,但是他们不是赵国人。一旦赵国和秦国打仗,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兵力,全力以战。打规模如此大的战争,赵王怎么会相信外来的将领呢?

  乐毅是燕国人,他也是燕国最大的功臣。但是,由于小人的陷害,乐毅为了保命不得不去赵国找个安身立命之地。

  田单齐国人,和乐毅的情况差不多。这两个人属于外来户,赵王肯定是不会重用他们的。所以,名将中只能在廉颇和李牧之间选择了。由于赵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可以说他的四面全是强国,西面是秦国,南面是魏国,东边是齐国,北边是燕国,西北是匈奴。

  这些地方都是需要让人把守的,因为李牧一直在西北地带抵抗匈奴,所以,李牧是不可能派为主将来抗战秦国的。

  最后一个人选就剩下廉颇了。当然廉颇也是最佳人选,廉颇深知,秦国来攻打赵国,是远道而来,他们肯定是想急于求成,速战速决的。索性,廉颇就采取了消极应战,积极防守的策略。

  这种战略对于秦军的白起来说,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毕竟廉颇不来应战就意味着要打持久战。若是打起持久战来,秦军肯定早晚会败的,因为他们远离国家,粮食供应就是个问题。

  为了速战速决,白起想到了一个反间计。他就开始派人到处散布谣言,说其实秦军最怕的主将就是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了。只要把赵括换成赵国的主将,秦军就会不打而散去的。

  这个谣言传到了赵王那里,赵王也对廉颇有意见了。秦军这么嚣张,远道而来攻打我们,你竟然龟缩在城中不去迎战,你是什么意思,看不去我们赵军的战斗了吗?赵王很生气,他就把廉颇给撤掉了,换成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赵括这一来,为了迎合赵王,他选择了和白起决战,战果可想而知,赵国的兵力在这一战中基本上全部被白起坑杀了。死亡人数达到四十万之众。

  自此之后,赵国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和大秦抵抗的实力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102221.html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