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杂谈 > 正文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45万大军,是怎么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国力的?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45万大军,是怎么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国力的?下面历史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长平之战是秦国和赵国对赌国运之战,最后结局十分惨烈,赵国45万大军被全歼,秦国也战死30万左右的兵力。赵国此役失败,也预示着此后再也没有诸侯国能和秦国抗争。不过赵国就算损失了45万大军,但却在短时间内恢复部分国力,秦国想趁势灭掉赵国,但最后还是失败。赵国还顺便击败燕国,赵国此前几乎出动了全部兵力,他为什么还能在短时间内集结一股新的战力呢?

  公元前260年,中国土地上爆发了当时最大的战役,就是我们熟知的长平之战。这场战役交战双方都是把所有家底都拿出来了。最终的结果是秦国胜利,赵国45万军队全军覆没。赵国输得非常惨,国力大减。这时候大家对赵国有一个印象,就是赵国非常的虚弱。只要再有人来攻打,赵国就会亡国。

  事实并不是这样,赵国在长平之战之后还在邯郸打败了秦国,成功守住了邯郸。而且在廉颇的带领下,赵国还打败了燕国。燕国最后被迫割地求和。外人看来,好像长平之战对赵国没有任何影响。那么,赵国是凭借着什么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国力的呢?

  首先就是赵国的政治中心比较多。当时的赵国有三个政治中心,这一点和其他国家不一样。赵国就是因为这样才迅速恢复国力的。赵国当时虽然国内人口锐减,成年男子基本上牺牲。但那只是在邯郸。在其他两个中心,损失不大,根本没有伤筋动骨。所以赵国在长平之战后,能够凭借着其他两个中心迅速的恢复。不过这种方式有利也有弊。弊就是力量分散,容易被各个击破。如果当时赵国真的把所有力量都调往前线,也许并不会失败。

  还有一点就是和李牧有关。李牧在镇守北方对抗匈奴的时候,有一个特权,就是自给自足。自己想办法获取军费来养活士兵。同时赵王给了李牧很大的特权,就是当地的行政也归李牧管理,税收什么的都全部归李牧管。因为当时赵国国库没有这么多的资金,国王只能这样做来减少国库压力。

  不过李牧做得确实比较好,仅仅凭借着一部分的领土,养活了十五万军队。而且军队的待遇还非常好。可见李牧当时获得了巨大财力。长平之战前李牧并不出名。但是战争之后,李牧也对抗匈奴一段时间了。也有了很多财富。所以这些财富可以送给中央。

  其实,当时的赵国真的是打不死的小强。赵国虽然输了,但并没有吃太大的亏。反过来,秦国赢是赢了,但是并没占到便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102591.html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