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德兰境内的罗克鲁瓦战役中,代表西班牙最强军力和领导力的佛兰德军被法国大孔代的军队所击破。人们曾对西班牙最精锐的佛兰德军的步兵团-西班牙步兵长枪大方阵(Tercio)评价高,称其为“步兵之花”。1643年5月间,西班牙的德梅洛将军率领两万七千人(近2.8万人,30门火炮),由西属尼德兰向巴黎进军,中途停下围攻罗克鲁瓦的要塞,并且等待一支为数六千人的援军。这支由弗朗西斯科·德梅洛(Francisco de Melo)率领的军队遭遇溃败,大部分士兵被法国骑兵或杀或擒。佛兰德军名誉毁于罗克鲁瓦,而西班牙从此开始走向中衰。
布阵
于是法军由路易二世·德·波旁(后来的大孔代)率军两万三千人(近2.3万人,12门火炮)迎战。赶来解围,抵近罗克鲁瓦。法军采用二线式战斗队形,并留有预备队。战斗队形的中央为15个步兵营,左右两翼为23个骑兵连。预备队为3个步兵营和4个骑兵连,另有5个骑兵连(右3,左2)成梯阶配置在前面保障两翼的安全,炮连(12门火炮)配置在中央,步兵部署于前面。
西军也采用二线式战斗队形,但未留预备队。西班牙最精锐的佛兰德军采西班牙步兵大方阵(Tercio):中央为5个步兵大营,4500名西班牙士兵组成5个方阵,每个方阵900人,右翼为14个骑兵连,左翼为15个骑兵连,炮连(18门火炮)配置在步兵前面,另有1队火枪兵(1000人)隐蔽在左翼前方的树林里。
计划
罗克鲁瓦地形险要,外围都是森林沼泽,只有一条可以通行的狭道。但是德梅洛将军以己方占有优势位置,不肯趁机攻击通过狭道的法军,只在原地排成迎击的阵式。没想到大孔代却找到一处居高临下的山脊,并且在上面完成布阵。那个时代的欧洲军事有一条不成文的禁律,就是不能在林间作战。其实山林地带作战在战争史上并不新鲜,古罗马时代有,后来的拿破仑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时代也有,更不用说两次世界大战了。但是在17和18世纪,火枪不发达,只能靠集火齐射才能发挥威力,因此保持线式战术队形非常重要,穿越林地,就意味着一线式队形被打乱。因此,大孔代的最关键选择是:会战之前怎么样才能穿越林地开到中间的平原上?
西班牙元帅德梅洛,恰恰是一个经验丰富,但有点循规蹈矩的将军。一方面,他的确有点措手不及,他的一部分兵力(六千人)还远在森林外围征粮没有归队,另一方面,德梅洛有自己的算计:他正确地估计到大孔代兵力比自己的总兵力少,而且兵员素质不如自己身经百战的西班牙军团,如果把对方放进这块四面森林的绝地,对方一旦战败,不可能有秩序地撤退,自己可以一战成功。因此,德梅洛一边召回己方兵力,一边故意不去截击法军,让孔代毫无困难地越过森林,在平原上扎营。双方对峙了一夜。
决战
交战于5月18日以双方炮兵互射开始。法国骑兵对罗克鲁瓦方向的突破虽未成功,但却歼灭了埋伏在树林里的西班牙火枪兵。5月18日夜,法军突然向西军发起冲击,击退并驱散了西军左翼第一线部队,随后又击溃了左翼第二线部队。与此同时,西军骑兵和步兵逼退法军战斗队形的中央部分。西班牙骑兵因此全遭击溃,但是其步兵方阵仍然在原地屹立不摇。且以灵巧队形展开,使位于它正中的18门大炮得以进行齐射。不论大孔代的步兵或者骑兵如何攻击,就是无法加以击溃。到黄昏的时候,双方因为陷入僵局,不得不谈判给西班牙军光荣投降(不缴械撤离)的机会。但是大孔代在前往谈判会场的时候却遭到西班牙步兵的火绳枪射击,这一偶发的失控行为使双方又开始交战。在这种情况下,大孔代大胆决定:派几个骑兵连实施突击,以巩固右翼取得的战果,派骑兵主力从后方攻击敌人。同时,得到退下来的步兵(将近8个营)补充的法军预备队成功地对敌步兵实施了反冲击。由于夜幕的降临,法军遂以火炮不断轰击西班牙军的方阵,把他们的阵形击溃打烂。
最终,在法军步骑兵的重重包围下,这支精锐的西班牙主力军团被全歼,德梅洛主帅阵亡。而且,德梅洛为大孔代准备的陷阱最终害了西班牙军队:因为这像牢笼一样的地形,战败的西班牙军团无处可退,除了逃散的骑兵,被围的方阵步兵几乎被红了眼睛的法军屠杀。大孔代立即下令制止,遂使西班牙军队的官兵纷纷扑倒在他的膝下,寻求庇护,以免死于胜利的法国士兵的狂怒之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103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