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为什么是在正月初四过春节的,不久前,因为工作的原因,我认识了一位来自福建莆田的朋友。我们在讨论福建和重庆的不同风俗习惯时,提到了春节的文化习俗。他无意间说起,他们莆田是在正月初四过春节,而不是正月初一。
全中国人都是在正月初一过春节,福建莆田偏偏在正月初四过春节,你不是在骗我吧?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这位朋友说的竟然是真的。福建莆田的确是在正月初四过春节,而且,这段风俗习惯的背后,还有一个悲伤的故事。
莆田位于福建省的东南沿海,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古代被称为“兴化”。莆田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被誉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从唐朝到清朝,莆田一共走出了2482名进士、21名状元、17名宰相。莆田经济活跃,自古以来就是一块繁华富庶之地。
明朝时期,倭寇频繁侵扰中国东南沿海。他们烧杀掠夺,无恶不作,给东南沿海民众带来深重的灾难。莆田也是经常遭到倭寇侵袭的重灾区之一。
根据《莆田县志》记载,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冬天,倭寇分两路大举进攻福建沿海。其中一路从广东南澳(今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登陆,一路进犯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等地。
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正当莆田人民沉浸在准备过春节的欢气氛乐中时,一队倭寇突然袭击到城下。由于明朝守军兵力薄弱,也没有做好充分的防备,倭寇很快就攻陷了莆田城。
倭寇在莆田城见人就杀,入门就抢。莆田军民在反抗之中,被杀害3万多人,伤者不计其数。一时之间,莆田变成了“人间地狱”,尸横遍地,万家哀恸。莆田人民为了逃避这场巨大的灾难,根本就没有心思来过春节,纷纷离开家园,逃出城外,到山里面躲起来。
倭寇在莆田城里肆虐了20多天,城里的人都跑光了,只剩下一个空城,再加上遍地都是的尸体。尸体发出难闻的味道。倭寇只好退出莆田城,前往平海卫(今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并将平海卫作为据点,四处骚扰民众。
这时候,明朝军队在哪里?当时,抗倭名将戚继光在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胡宗宪的命令下,带领精兵强将从浙江赶来,在俞大猷和谭纶的配合下,一举收复了平海卫,斩首两千余级,并乘胜收回了莆田城。
战斗结束了。被迫逃离莆田的老百姓听到戚继光大军收复莆田城的消息后,纷纷回到了家乡。这时候,已经是二月初二了。他们忍住心中巨大的悲痛,一边掩埋亲友的尸体,料理后事;一边收拾破碎的房屋,重建家园。逝者已逝,未来的日子还很久远。他们决定,在二月初四这天,重新过一次大年。一方面,有化悲痛为力量的意思;另一方面,又有迎接、慰劳戚家军大军的意思。
在那以后,莆田老百姓逐渐形成了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三十辞旧,在二月初四迎新过大年的风俗习惯。十二月三十被称为做小岁,二月初四被称为做大岁。不过,这样一来,春节就会拖得很长,足有一个多月。同时,二月里气温复苏,农事繁忙。如果在二月过春节,会与农事发生冲突。于是,莆田的老百姓将二月初四做大岁,改期为正月初四。
戚继光大军收复失地的日子不一,这使得莆田各地过春节的日期不一样。莆田是正月初四,莆田下属的仙游县是大年初五。显而易见,仙游县被收复的日子晚于莆田。
我们知道,中国许多地方,嫁出去的女儿,会在正月初二这天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莆田老百姓为了怀念被倭寇残害的亲友,将正月初二定位“探亡日”。每到大家约定都呆在家里面,不串门拜年或走亲访友,以免把霉头带给别人,这也是莆田与众不同的地方。
当然,现在的莆田年轻人,偏偏喜欢在正月初二这天外出聚会,因为街上人少,正适合外出活动。
莆田的春联也与其他地方不一样。
众所周知,春联的颜色为大红,象征着红红火火,是家家必须要遵守的,否则会有不吉利的嫌疑。正如诗中所说:“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可是,莆田、仙游等地的春联,会在红色的纸上,留着一段约10厘米白色纸头,以表示对死难亲人的哀悼。这种春联,叫“白额春联”。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10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