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松之在给《三国志》做注解时说:“至于荆州之败,盖由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裴松之说是老天爷干的,不关曹操、周瑜的事。可以说,后人受裴松之的影响最大。
其实曹操必然失败,瘟疫之说还是有点点小疑惑。一来冬季并不是瘟疫的高发季节。赤壁之战时已至隆冬季节,疾病的高发期已经过去。二:瘟疫何以不感染孙刘联军?三是史书上记载,当黄盖诈降时,曹军的官兵是站在船头观看的,并没有表现出对瘟疫流行时应有的恐惧和不安。
所以,瘟疫可能是有的,但并不足以影响整个战役,影响战役胜负的另有原因。
网络配图
那么,曹操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又为什么说曹操的失败是必然的呢?
从政治、军事的角度去看赤壁之战,你马上就会明白这个道理。首先,我们看曹操是怎么对待荆州官员的。
刘综投降后,是想继续当荆州刺史的,可是曹操却封了他一个青州刺史。青州在哪里?在封刘综为青州刺史的文书中,曹操这样夸刘综:“——青州刺史琮,心高志洁,智深虑广,轻荣重义,薄利厚德,——。虽封列侯一州之位,犹恨此宠未副其人。”对刘综大加赞赏,可是,一转身就骂“刘表之子如猪狗”。
再看看曹操对荆州官员的安排:虽然曹操封了刘表部下十五人为侯,但我们知道“侯”,只是一种名誉、一种待遇,并没有任何的实权。《三国演义》中掌握刘表水军的蔡瑁、张允被杀,与其说是上了周瑜的当,不如说是曹操夺取水军军权的需要。
其次,我们看看曹操是怎样对百姓的。
曹操在一生的征战中,多有屠城之事。曹操的残暴天下闻名,当年征徐州,曹操屠城,泗水为之不流,史书上还有“鸡犬也尽”的记载。刘备对曹操在徐州的暴行非常清楚。当曹操大军南征之际,刘备驻守的新野,和曹军接壤,刘表把他安排在新野,就是让他先替自己挡一挡曹操的。刘备当然知道,仅仅自己一个新野小县,是挡不住曹操的。荆州的刘琮投降后,刘备知道曹军马上就要杀到新野,于是在四门贴出告示:“无问男女老幼,愿从者,即于今日皆跟我往樊城暂避,不可自误。”在刘备准备撤离樊城的时候,刘备命令孙乾、简雍二人率军在城内大声呼告:“今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便同过江”。
相比于刘备,曹操怎么做?史书称:虏其人畜十万,应该是押回中原了。刘表统治时期的十八年里,荆州人民在大多数的时候还是安居乐业的。如果曹操能妥善处理这件事,让老百姓继续安居乐业,曹操又怎么会在荆州站不住脚呢?
网络配图
二:不懂水战的曹操。
“初一交战,曹公不利,引次江北。”这短短的十二个字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然而这里面却隐藏了曹操必然失败的秘密。
作为赤壁之战开篇的这一场小小的接触战,决定了赤壁之战的走向,也决定了曹操必然失败的命运。对于发生在长江上的战斗来说,占据长江上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为东吴下一步的火烧战船打下了重要基础。后人质疑借东风火烧战船,问了非常经典的一句话:面对滚滚而下的长江,什么风能做到使“船去如箭,烧尽北船”呢?
其实,正是曹军的“引退江北”,使东吴的水军得以沿着长江的南岸运动到了长江上游,和曹操形成了南北对恃的局面,也使后来的火烧赤壁成为可能。
显然,曹操不熟悉水战,对占据长江上游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曹操败退后留下曹仁守江陵,曹仁也不懂这个道理,被甘宁带几百人的队伍就抢占了处于上游的夷陵。曹仁这才明白过来,马上带五六千的士兵包围了夷陵。东吴的将领就比较明白上游的重要,吕蒙马上建议周瑜解救甘宁。而周瑜呢?周瑜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亲自带队去给甘宁解围。从周瑜及东吴其他将领的重视程度上看,他们对占据长江上游的重要性的认识是比较清晰的。
其二:曹操的退居江北,使得他对江南诸郡的控制力基本丧失。刘综投降后,江南诸郡也跟着投降,如果曹操占据长江上游,不让周瑜通过,不仅会在后来的长江大战中占据优势,使得东吴的火攻无法实施。而江南诸郡就会真的倒向曹操,至少不会让孙刘联军得到助力。
其三:曹操在长江上战不过周瑜,何以在乌林地区的陆上战斗中也打不过孙刘联军呢?
网络配图
答案就是火烧战船。
曹操的大军在长江上作战,战前并不知道会在哪里爆发战斗,战役持续的时间有多长。因此粮草都是随船携带,后勤供应不是靠陆上运输补给,这是水战的一大特点。因此,当乘坐的战船被烧毁后,也就意味着粮食和战备物资全被烧毁了。粮草的被毁意味着战争不可持续,这个道理不仅将领明白,每一个士兵也都明白。乌林之役孙刘联军一直追到南郡,并没有出现太激烈的战斗就是这个道理。另外,我们只要想想官渡之战中乌巢粮草被烧,袁绍的军队马上就呈现出崩盘的状态,就会明白。“天实为之,岂人事哉?”只是掩饰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104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