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克腾的九月,晨曦中有些许的微凉。公主湖边的白桦树,有些叶已经泛黄。等待日出,无疑是需要些耐心的。为了拍摄好的画面,摄影师们会早早起来,静静期待一轮喷薄的红日。所有人都倍感期待与兴奋。而我却因为身体不适,在车上迷糊着了。
待我在迷蒙中突然惊醒,公主湖已经照耀在一轮绝美的日光中,美艳不可方物。白桦树的倒影在湖水中随着波光微澜。清澈的湖水映照湛蓝的天空,美到窒息。
此湖名曰公主湖,名字美,自然会有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当年康熙大帝为了安抚准噶尔部,将自己最心爱的女儿蓝齐儿公主嫁与准噶尔部大汗噶尔丹联姻。自小在父皇母后身边长大的蓝齐儿公主一千一万个不愿意。无奈古代的女子,都是王朝的一枚棋子,她们根本没有自己的人生。当蓝齐儿公主的随嫁队伍走到位于克什克腾旗塞罕坝以北红山军马场西二十多公里处时,悲从中来,泪流成湖,当地人遂把此湖取名为公主湖。
我相信看过《康熙大帝》的观众朋友们都会对此桥段有深刻的印象。传说毕竟是传说,美景有美丽的传说,总是非常惬意浪漫的事情。
影视的创作终归是经过艺术化处理,我们知道历史上康熙帝并没有这样一位公主。然而噶尔丹却是一位与康熙大帝纠缠良久的悲情人物。
噶尔丹生于顺治九年(1644年),青年时既赴西藏投奔达赖喇嘛,并且颇得器重。然而他并没有潜心修佛,而是“不甚爱梵书,唯爱短枪摩弄”。他人在西藏,可是并没有远离政治中心,他不时返回准噶尔部参与其兄僧格的政治,外交等活动,并且主张与沙俄交好。
僧格在部落内讧中被杀,噶尔丹日夜兼程返回准噶尔,力挽狂澜夺回政权,击退政敌,一举成为准噶尔部政坛风云人物。俄国趁机扶持噶尔丹,噶尔丹顺利承袭为准噶尔部大汗。
其实纵观噶尔丹的一生,不难发现,他一直有个英雄情结,就是要象他的祖先成吉思汗那样统一蒙古,建立不受他人左右的政权,做个蒙古人的英雄。他毕生为之不懈奋斗的,也正是基于此。
噶尔丹为他的千秋大业制定了周密计划,那就是“近攻计”、“西进计划”、还有“东进计划”。外交上奉行与沙俄交好的外交政策。
噶尔丹在执行他的计划,并且“近攻计”与“西进计划”得到了巨大的成功。信心满满的噶尔丹下步就是实施“东进计划”了。
然而“东进计划”的必然结果就是与强大的清王朝不可避免的发生正面冲突。
其实当噶尔丹成为准噶尔部大汗时,清政府正在忙于讨伐“三藩”
无暇顾及他,只求他表面臣服,不闹事就行。
然而是虎怎能卧着。准噶尔部与大清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大批的商队蜂拥而至,随着商队的增加,社会治安增加了很多不稳定因素。没办法清政府出台限制商队人数的政策,这引起了双方关系恶化,从而引发小规模军事冲突。野心勃勃的噶尔丹正好有了借口,与清政府进入了以战为主的痛苦历程。其实细究原因,一切的根本在于噶尔丹想一统蒙古的野心。
然而,噶尔丹与之对阵的是国强君伟的大清康熙帝。看点来了,康熙帝面对咄咄逼人的准噶尔铁骑,将原来的防御政策做了一系列调整和准备,包括外交,军事部署等等。
于是“乌兰布统”之战不可避免的暴发了。
从经棚镇,去乌兰布统古战场,会经过美丽的桦木沟,一路美景宜人。早就听说过桦木沟的美名,心向往之。无奈总是时间做对,不能成行。极目望去,青山与草原连成一体,界限模糊不清。初秋的草原已经透出萧瑟的身影,两旁树木叶子已经开始泛黄,有微风吹过,间或的会有一两片飘落下来,虽不是洋洋洒洒的一地落叶,可是一叶知秋的冷已经显现。我身上已经加了一件毛衣,人在车上,但还是感觉到了塞外秋的微凉。
一路过去,很远的车程,但两旁的美景足以消除旅程的单调与疲惫。
"乌兰布统"蒙语:意为红色的坛子。红褐色的乌兰布统烽,在草甸子远处兀自独立,像一位智者在沉思过往。清澈的乌兰公河,如勇士镶银的佩带,绕山而过。乌兰布统古战场就在这里了!
康熙十七年(1678年),噶尔丹已经控制了天山南北,狂妄的叫嚣“夺取黄河作马槽”,觊觎大清江山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五月,噶尔丹在沙俄的怂恿下,进入乌珠穆沁,欲直驱克什克腾旗的乌兰布统。康熙帝感到局势严峻,一面警告沙俄不要干涉清朝内政,一面准备御驾亲征,拉开了乌兰布统之战的大幕。
康熙命皇兄和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皇长子胤褆为副将,率兵3万为左路军,出古北口;命皇弟和硕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出喜峰口,率兵2万为右路军。命大臣佟国纲、佟国维,明珠,阿密达等随军听令。康熙这边调兵遣将,噶尔丹方面也是蓄势待发,磨刀霍霍。
七月初,康熙帝出古北口御驾亲征。无奈,行军途中患了疟疾,在大臣们恳请下,康熙帝回朝养病。
二十七日,福全在吐力根河安营扎寨,营盘四十座,连营六十里,首尾联络,巍巍壮观。噶尔丹亲率劲骑2万余名,尾随常宁深入到乌兰布统,在山脚下安营,布下“驼城”,指挥大帐设在乌兰布统峰顶。
“驼城”,就是将数千峰骆驼缚足卧地,背上加箱垛,上边蒙上湿毡,环形排列,形成临时城池,摆开阵势,誓与清军决战到底。
估计如果放到现在,动物保护协会会把噶尔丹送上审判庭,让动物充当战争的堡垒,是多么的血腥与残酷。
噶尔丹的架势已经拉开,然尔康熙调集的各路援军还没到齐,他命福全假装与噶尔丹谈判,来拖延时间。然而噶尔丹很快发现了清军的企图,一面备战一面应付。
几百年前八月的乌兰布统,紧张对垒的两军剑拔弩张。紧张气息笼罩着乌兰布统的天空,草原萧煞的气氛另人窒息,连蛙鸣似乎都停止了。夜色暗淡下来,噶尔丹身披战袍走出帐外,眉头紧锁,望向峰下的清朝联营。此时清军大营灯火通明,他部署的“驼城”静悄悄的笼罩在一片暗夜中……
第二天清晨,康熙帝的17000人援军已到。福全命左右两路大军向设在乌兰布统峰的噶尔丹大军发起进攻。
让我们看下双方兵力对比。清军左右翼加起来是5万大军,再加上翁牛特、敖汉、科尔沁、喀喇沁、巴林、奈曼、察哈尔等援军17000人,清军总人数是6.7万人,而噶尔丹只率领2万骑兵,兵力悬殊巨大。
火力方面清军拥有铁心火炮和子母炮。然而噶尔丹军结阵严密,还有密林掩护,沼泽地阻拦,士兵们隐藏在“驼城”之内用沙俄支援的滑膛枪和弓箭据守。
战斗开始,清军用火炮轰击“驼城”,炸开的缺口又有新驼填充。常宁的右路军受阻于沼泽地中,只能加强火炮攻击,骆驼纷纷毙命于炮火中,血流成河,驼阵断成两截,战斗异常惨烈。
清军骑兵、步兵齐入阵中,猛烈攻击,惨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却未能攻下噶尔丹主阵地,然而双方都损失惨重。
国舅佟国纲见状,与其弟佟国维率左路军绕过沼泽,涉河而战。佟国纲更是身先士卒。正所谓擒贼先擒王,噶尔丹阵营有一四十多岁的老兵,瞄准冲在最前面的佟国纲,叩动扳机,一颗子弹射入他的胸膛,国舅佟国纲不幸当场战死。弟弟佟国维眼见哥哥战死,激愤之下率军从侧面横击,击溃了噶尔丹的防御,噶尔丹军退据峰顶,据险防守,再不出战。
准噶尔部伤亡惨重,狡猾的噶尔丹命人与福全接洽,讨论归降事宜。福全未能识破噶尔丹诈降之计,致使噶尔丹连夜逃走。此役虽未能活捉噶尔丹,但其大军主力遭到重创,锐气不在,逃回了科布多。
此一役,噶尔丹虽然战败,但是他敢以2万兵马,挑战康熙6.7万人,并且最后成功逃脱,是何等的勇气和智慧!
此次大战,清国舅佟国纲以身殉国,终年50岁。将士们的鲜血染红烽下水面,人们为了纪念佟国纲将军和死伤的将士,该湖从此改名为"将军泡子"。
此时的将军泡子,静静的在克什克腾的草原上滋养一方净土。看着蔚蓝天空下闪着银光的水面,心里不禁在想,如果当年噶尔丹战败了康熙帝,那么中国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走向呢?
乌兰布统之战,以康熙大帝全胜而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战役。
在乌兰布统古战场纪念馆,你会看到许多锈迹斑斑的箭头。箭头已经不再锋利,可是满身的锈迹无不透出森森的冷气。历史尘封的血腥战场早被草垫子隐藏,轻轻的踱步上面,小心着不敢大力的踩,怕一不小心就打扰了脚下亡灵。
放开噶尔丹的政治追求和取向不谈。单谈他的人格魅力,我忽然发现,我很喜欢这个历史人物。因为他毕生忠于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有思想有原则。他是一个军事上颇有建树的军事家。为了自己的抱负,感于同强大的清政府叫板。
然而对手实在太过强大,他又被沙俄利用,成为清政府与俄国讨价还价的筹码。但是他到最后宁可玉碎,不求瓦全,凭这一点,他终将成为一个悲情人物。有人说,女人天生有英雄情结,也许是吧,总之敢作敢为的嘎尔丹,我喜欢!相信天下好多女人都会喜欢吧!
乌兰布统之战后,清庭多次劝降噶尔丹,但是他都致死不降,1697年,一代枭雄噶尔丹病逝于科布多。
相传,康熙皇帝正在黄河大堤视察,当噶尔丹病死的消息传来时,他双膝跪地,叩拜上苍,清朝终于获得征服蒙古最后一个部族的初步胜利。
我的手机不停的有短信传来,打开看时,发现是河北省移动公司推送的旅游广告。其实从乌兰布统古战场一直往南,便是河北省境内的木兰围场了,本来乌兰布统就是木兰围场的一部分。
如今,历史已经化做云烟,于缥缈间成为过往。此时美丽的乌兰布统已经成为著名的影视拍摄基地,众多大腕名星来此拍片。乌兰布统跟随艺术家们的作品,驰名中外!
当人们娓娓道来,诉说那段历史,撕开那道疤痕时,你会看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艰辛历程。你会感到,原来那道疤是个美丽存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104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