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兵戈之争,发生在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朝太宗年间。当时中国派往印度的一个小小特使,没费唐朝一兵一卒,便大败印度军队,灭了中印度古国,令东印度国王折服,声势威震整个印度次大陆,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这事还得从玄奘“西天取经”说起。
玄奘法师历尽艰险到达天竺(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历谒名贤,求法讲经,行踪遍布整个印度次大陆,其中就曾到访了摩揭陀国。摩揭陀国是当时统治中印度的一个强国。那时的印度,按方位共分成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亦即《旧唐书》中说的“五天竺”,“地各数千里,城邑数百”,国内王邦林立,其中大的国邦有十六个,摩揭陀国即为十六个大邦之一,位于恒河中游南岸地区。摩揭陀一直被印度人视为佛教圣地,因为相传佛陀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摩揭陀国内度过的。所以玄焋西游,必到摩揭陀。在摩揭陀,玄奘受到国王尸罗逸多(即戒日王)的优渥礼遇,玄奘开坛讲经,举办了一场持续十八天的大型辩论会,从此名震五印。
中印建交,玄焋功不可没。除了讲经学法,玄奘法师还向戒日王“粗言太宗神武,平祸乱,四夷宾服状”(《新唐书》,简单介绍了中国大唐的盛况以及太宗的英明神武,戒日王钦佩之余,不禁对中国大唐充满了憧憬,说“我当东面朝之”(《新唐书》),羡慕得不得了。玄奘回国后不久,贞观十五年,亦即公元641年,戒日王“遣使朝贡”,并向大唐递交了国书,表示要世代友好。唐太宗“降玺书慰问”,戒日王“膜拜而受诏书”(《旧唐书》),算是臣服于中国。之后唐太宗多次派使者回访印度,“礼之甚厚”(《旧唐书》),中国和印度的外交关系算是正式建立起来了。
贞观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648年,唐太宗“遣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使其国”(《新唐书》),又派使团出访印度,结果这次出访却发生了个小小的意外。而正是因为这次意外,引发了中印历史上第一次的兵戈相见。这个叫王玄策的使团团长,没用大唐一兵一卒,仅靠孤身之力,借师南下,就把兵强马壮的摩揭陀国给灭了,一时“天竺震惧”(《旧唐书》),大壮中国国威。
王玄策,汉族,唐朝河南洛阳人,曾于公元643~661年间三次出使印度。发生意外的,是他第二次出使印度时。当时摩揭陀国内已经发生了变故,原来戒日王于同年病死,其臣属阿罗那顺趁机起兵,自立为王,掌控了政权。但是当时通讯不发达,唐朝并不知道,搁现在,早全球轰动、妇孺皆知了。阿罗那顺听说大唐遣使到来,并不买账,于是出兵拦截,拒绝唐使入境。他不但抢夺了唐使带来的礼品,还将王玄策及随从的30人全部俘虏,投入狱中。后来在戒日王妹妹的帮助下,王玄策和副手蒋师仁才“挺身宵遁”(《旧唐书》),侥幸逃脱,跑到吐蕃去搬救兵。
吐蕃是中国西南边陲崛起的强国,文成公主入藏和松赞干布联姻后,松赞干布接受唐朝官位(驸马都尉)和封爵(西海郡王),“吐蕃与大唐和为一家”,关系甚为亲密,民间接触更为频繁,“金玉绮绣,问遗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新唐书》),可见当时友好亲热的情形。王玄策请兵救援,吐蕃自是大为支持,于是松赞干布“发精锐一千二百人,并泥婆罗国七千余骑,以从玄策”(《旧唐书》),不但派了精锐骑兵,还从泥婆罗(今尼泊尔,当时是吐蕃属国)调遣7000骑兵,全部交由王玄策调遣。
王玄策挥师南下,势如破竹。印度兵溃不成军,被斩首三千多人,水中淹死上万人。阿罗那顺弃城逃跑,被副使蒋师仁追上生擒。王玄策声威大震,远近城邑望风而降,连下580余城。阿罗那顺的皇族全部被俘,王玄策“获其妃、王子,虏男女万二千人,杂畜三万”(《新唐书》)一时“天竺震惧”。东印度(东天竺)国王尸鸠摩一看这阵势,吓的闻风丧胆,赶忙“送牛马三万馈军”(《新唐书》),并进献珍奇异宝,就此向大唐臣服。
中国和印度在古代史上发生刀兵相见的战争,就只有这一次。作为中印度古国的摩揭陀,之所以如此不堪一击,在路卫兵看来,有以下四个原因:一是大唐盛世,国运兴隆,王玄策底气十足,又遭受侮辱,怒发冲冠,人在气头上也就特别有勇力;二是吐蕃刚刚崛起,兵强善战,又与大唐和亲,鼎力相助;三是印度向来崇尚佛教,兵法不济,武力羸弱;四是摩揭陀国适逢内乱,政局不稳。这点从戒日王的妹妹帮助王玄策逃狱不难得出。
后来王玄策又第三次出使印度,到达婆栗阇国(今印度达班加北部),造访摩诃菩提寺,礼佛而归。带回了许多珍贵的佛教文物,并著有《中天竺国行记》,对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10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