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历史文化探索: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典故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典故介绍历史文化探索: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典故介绍。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读音是jiān tīng zé míng ,piān xìn zé àn,兼: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兼听:多方面听取不同意见。明:明辨是非。暗:糊涂,辨不清事实真相。意思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历史文化探索,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唐太宗)问魏徵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徵是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在唐太宗时曾任谏议大夫。他学识渊博,敢于向皇帝直言谏劝并提出各种建议,在朝廷中威信很高,唐太宗对他也很尊重。一天,唐太宗问魏徵:“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徵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词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得出正确的结论,才不至于被欺骗而把事情办错。”接着魏徵又列举了历史上的许多事件,证明偏听或偏信奸臣小人的话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他说:“秦二世偏信赵高的话,而招来了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的话,而自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的话,而导致彭城阁之变。相反,如果多了解一些情况,多听取一些意见,就可以避免或防止一些灾祸的发生。”唐太宗听了魏徵的话心里豁然开朗,说道:好啊!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10652.html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