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凌晨开始,中越双方在松毛岭前方全线展开激战,第一个回合中国前沿阵地除了李海欣高地全部失守。越军步兵的单兵素质和步兵指挥令人钦佩,这是所有参加过对越反击战的官兵的共同看法。远距离炮战中国军队占有绝对的优势。肉搏战中国士兵单兵也占据优势,平均每人体重比越军高10--15公斤且有较好的训练。但是近距离的步兵战术越军出色,因为他们的中级指挥官都是越战或者柬战老兵,经验丰富,指挥灵活。
中国军队则因为受到阵地点线的限制,在第一线上难以打出好的战术动作来。在许多回忆录中都可以看出,老山一战越军信守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经常在一个阵地上形成以多打少的优势。重头戏还是炮兵。按照这里有的朋友提供情况,越军应该有超过中国军队的大口径火炮,而且越军方面清水河后方正有一列平行于松毛岭的山地,是最好的炮兵阵地,可是实战中越军在那里并没有亮出比中国军队更凶猛的炮火来。
中国军队在老山后有整整一个炮师(口径不详,但是应该没有使用203毫米炮,也没有使用自行火炮),越军顽固的和中国炮兵对射,勇气可嘉,但就象瓜达尔卡纳尔岛上一木支队用迫击炮和美军对射一样,有点儿不自量力。实际上当时中国军队的炮兵同时在执行四个任务:第一,对一线作火力支援--这个主要是营团属中口径火炮打。大口径炮也打了,下面还要提到。第二,压制越军炮兵,破坏其炮兵阵地,第叁,利用远距离炮火打击越军来自水口村方向的叁线援军和重要军事目标第四,切断越军第二线部队和第一线部队的联系,这个是重头戏。后面的叁个目标都是大口径加榴炮为主。就是这样还游刃有余。越军拼炮兵应该属于一个战术错误。
李海欣高地的坚守迟滞了越军的脚步,他们被迫改奇袭为强攻,而中国第二线的部队已经从最初的震惊中苏醒过来,越军的攻势变得艰难而缓慢了。更重要的是,中国军队的炮兵开始动起来。一旦中国方面的炮兵动起来,战场形势就顿时发生了巨大的改观。这时候,越军正发动第二次冲锋,李海欣高地的表面阵地失守,第二线阵地全线激战。当时38军的一个老参就在炮兵部队里。最初,他们并不知道前线有多紧张,象平常一样按照密位开炮罢了,炮兵对战事的进展不象步兵那样直观。但邪门的是越南炮兵很快就开始反击了,向中国军队的炮兵阵地开炮,越南炮兵一般只敢打我们的步兵,和我们来炮兵对射,这属于非常罕见的事情,让炮兵们意识到今天事情有些不一样,炮击的速度明显加快。这位老参所在的炮营接到的第一个命令是:立即炮击李海欣高地!那就说明阵地已经失守了,形势严峻。炮兵们立即把炮口转向李海欣高地。正在这时候,张友侠的电话直接打进了营指挥所,可不是后来纪实文学里面央求炮兵开炮的口气,而是恶狠狠的威胁:169上面还有我的人,打死了你们负责!确实,李海欣高地的守军还在坑道里苦撑呢。可是炮弹又没长眼睛,不让越军立足,又不能打死自己人,这不是出难题么?老参说张友侠可不是疯子,他清楚炮兵有办法才这样要求呢。再说,没有这样的要求,炮兵也不能打了步兵老大哥阿。
怎么打呢?我对炮兵的具体战术不懂,但老参的比喻很明白,炮兵用了一种特殊的瞄准方法,就是以李海欣高地的最高点为圆心,扩散着往外打,就象水里扔石头形成的水波,最初的弹着点在中心,一圈一圈的往外围扩大。这样,落弹比较分散,而且一个点上连中两发的可能性几乎等于0。只要不是直接命中,坑道就不会被炸毁。而越军因为刚刚占领阵地,没有工事,照样要挨打。那要是一发炮弹正中坑道口呢?---那就没办法了,走楼底下还能让花盆砸死呢。他们的炮火够凶的了,但是更凶猛的炮火并没有投向李海欣高地,而是砸在了清水河以北的开阔地上。就是老山这个下颌前面的嘴唇部位。地形限制,越军的一线部队不能埋伏太多,二线要通过这片开阔地才能支援上来。
当时老参曾经说过有多少部队朝那个方向开炮,但是我没有记下来,反正是大部分的火炮都是这个方向。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炮兵这一战打出了极高的水平。步兵报告,说他们看到了一个奇观--炮弹炸出一道滚动的火墙,仿佛静止一样立在阵地的前方,在黎明前比照明灯还亮。越军只要敢于接近这道火墙,立刻就尸骨横飞。战后总结,炮兵部队认为这道火墙对保证中国军队的胜利极为重要,这样,增援上不来,张友侠的一个团正面上,越军没有多少数量的优势,否则中国步兵虽然能打,毕竟不是兰博,能不能守住就很难说了。作战结束的时候,这位老参到松毛岭上去看,越军在中国阵地前的遗尸有两个部分,泾渭分明。一部分是从山脚到阵地前沿,最前面的离张友侠指挥所只有不到叁十米,上千名士兵全都是头冲着北方,象晒的干鱼一样,很多士兵衣衫褴褛,连鞋都没有,可是身上挂满了武器,手榴弹,子弹,刺刀……
中国守军当时都很慨叹,说越南政府实在对不起这些勇敢的士兵。还有一部分就是山下清水河方向了,那里,简直就是屠宰场,植被全都不见了,越军的尸体和装备都是碎块,无法找到一具完整的尸体,这就是那道火墙的功效了。这道火墙就一直屹立着,直到天亮,越军的增援就是上不来。而步兵们还看到一个奇观,那就是天空中不断闪现象礼花一样的闪电。这个场面炮兵一点儿也不奇怪,他们明白,那是双方的炮弹在半空中相撞了!因为中越双方都集中了至少叁分之一的炮火在对射,试图敲掉对方的炮兵阵地。老参讲,越南小鬼子炮算打得准,可是咱的炮兵阵地隔着一座松毛岭山梁,他看不见啊,所以基本上还是都打飞了。令越南人莫名其妙的是,他还击得越凶狠,损失就越大,越军的火力到天亮就已经顶不住了。不是不想打,大概是能打的炮都被中国军队干掉了。越军这时候就开始了一个更莫名其妙的举动。他们发疯一样的猛攻164高地。后来中国军队判断,越军狂攻164高地是他的另一个错误。
大家都知道,老山作战打到第二天中午,炮兵的炮弹打光了,有一个小时的火力缺口。越军援军上来,全力拿下了八里河东山与松毛岭之间的164高地。164高地是二线的制高点,虽然重要,但越军当时已经打开了中国军队二线阵地缺口,不需要拿下164,也可以进攻松毛岭主阵地了。如果他们这一个小时全力中央突破,恐怕张友侠真的会休克过去,一个不巧松毛岭要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烂仗,鹿死谁手还难说。而越军却中了邪一样,集中全力向164疯狂突进,一定要占领而后快,结果,等他们拿下164,中国炮兵的炮弹也到了,越军败局已定。越军为什么认定164如此重要呢?从截获的越军电文得到了答案。原因是越南炮兵被中国大炮打惨了。从后来掌握的情况看--也不知道他们怎能知道的那样清楚。中国军队的炮弹象长了眼睛一样直接打中越军炮群,甚至越军刚刚打完一炮,不到一分钟就被连人带炮炸飞。越军曾经冒死转移阵地,可是在新的阵地上结果完全一样,甚至有中国炮弹打进了越南炮膛之说。
中国军队的炮怎么打得这么准?越军指挥官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从地图上他得出了答案:164!因为164高地的位置和高度,越军认定中国方面在164高地上有一个炮兵观察所和指挥所,所以能够俯撼越军炮兵阵地,指挥炮火准确射击。因此越军电令前线部队,不惜一切代价拿下164高地,否则炮兵无法提供火力掩护。难怪越南步兵打164打得眼睛都红了。问题是164高地上根本就没有炮兵的人,只有一个步兵排。老参说:那地方炮弹一炸一团烟,叁十公尺以外人鬼难辨,谁会把炮兵观察所安在那里阿?越南人啊,官僚!中国炮兵怎能打得这样准呢?靠炮兵观察所是传统思路,越军指挥官的想法符合常规。
问题是中国炮兵当时依靠的并不是炮队镜和方向仪,这次越南人吃的苦头,当年美国人都没有给他们吃过--越战的时候还没这个技术呢。
中国炮兵当时能够占据优势,重要原因是使用了先进的雷达系统。而这套雷达和普通雷达不一样,它不需要象传统的炮瞄雷达一样照准目标来指挥火炮射击,而是深深的隐藏在中国军队的后方。炮打不着它,它也看不见越军阵地。--当然这也是越军侦察人员没有注意到它的原因。
那怎么指挥炮兵射击呢?
这是因为它的工作原理比较特殊,这个雷达天线朝天,不用转动,扫描范围囊括整个老山越方正面。它不看越南人也不看越军阵地,专门琢磨天上飞过来的越南炮弹。大家知道炮弹是不会拐弯的,都有一条固定的弹道,只要越南炮弹出膛,中国军队的雷达就开始追踪它的飞行轨迹,得到三个点,加上风向影响,就可以准确计算出它的弹道,雷达联机的计算机里面,预先储存了中越双方战场的地形图,只要弹道计算出来,马上就可以接着算出越军火炮的位置,位置精度正负10米。甚至可以根据其弹道推断出越军使用的是什么火炮!
接下来事情就简单了,雷达站直接通知炮营:方位多少多少,越军某某种类火炮某某门。
记得《渡江侦察记》么,当年咱们赔上一个周长喜,花两三天功夫才能搞到的情报,这玩意儿三五秒钟就搞定了。更狠的是这玩意儿一次能跟踪二十多个目标,也就是说就算你越军二十门炮同时开火,它照样可以指挥炮兵同时敲掉你二十门炮。越南人越是拼命反击,损失越惨重,因为他们没有琢磨过来,对付这样的雷达你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不要开炮,你不开炮,空中没有炮弹,这雷达就拿你没辙。简直和神话里的照妖镜差不多。固定了点再打不着,那也太看不起中国炮兵了,这是最基本的功夫阿。
结果越军炮弹还在空中飞呢,中国炮弹已经出膛直奔越军炮兵阵地而去了。一边是盲目的覆盖性射击,一边是大炮盯着你脑门楼火,本来中国炮就比越南炮多好几倍,于是在步兵眼里,就看见越军一发炮弹刚刚出炮口,一群中国炮弹已经象萤火虫一样跟过去了,很多越军火炮根本来不及开第二炮就被打飞了。越南人的炮越来越少,等到天快亮的时候,已经不是一群炮弹往一门越南大炮上招呼,而是越南人一开炮,中国炮兵的各个阵地就争先恐后的向它开火,“一群群的炮弹象赶集一样”,这是Proe前面提到那个赵扣斌团长回忆录里写的话。
不到八个小时,越军一个炮兵旅,就被活活打瘫在阵地上。这一次炮战意义深远,从近处说,越军炮火被彻底打垮后,占领松毛岭前沿的越军失去火力掩护,为中国军队七月十三日下午的大反攻提供了充分条件,中国军队收复几个丢失的高地,都只有越军挨炮,越军的炮兵基本保持沉默,也许是没炮可用了,也许是吓住了。。。从远处说,此后越南炮兵基本失去了和中国炮兵进行对等炮战的勇气,若干越军指挥官曾经进行过尝试,没有一次不是输得很惨。这一战确立了中国方面在老山战线的火力优势。
关于这台奇妙的雷达之出身,有瑞典,英国两种说法,兄弟所了解的情况,从瑞典进口了两台,从英国进口了两台,性能基本相同,但都带有仿制样品的性质,进口两家的产品,是为了进行比较。也就是说,一台放到前线作实战检验,一台由国防科工委拆零件研究仿制。实战证明,这种被称为“相控阵”的雷达对炮兵来说如虎添翼。总之,科技建军,科技强军,老山守军是第一批受益者。
有朋友曾经提到中国军队的雷达站遭到越军袭击,这是实情。至于被毁的是瑞典的雷达还是英国的,就无从知道了。这个我在三十八军期间没有听到,而是后来听人讲过,大家也可以找找相关资料,基本事实是不错的。那已经是老山战后很久了,越军才摸清了中国雷达站的位置,干掉了济南军区侦察大队的警卫人员,把这座雷达炸毁了。越军在投入作战前两次潜入雷达站侦察,直到有绝对把握才发动突击,战斗打响十分钟完成任务撤离,毫发无伤,从作战角度上的确是精品。但说这是越南特工干的,则似是而非。因为这支越军沉着镇静,组织严密,动作凶狠而老练,能够干掉济南军区侦察大队的警戒,那不是越军普通特工队干得了的。真正的凶手是越南人民军陆军总司令部直属的特种部队所为。这是中越作战中中国军队的一次重大损失。特种和特工一字之差,不可同日而语。
幸好当时中国选取了两家的产品,所以,所以立即把备用的那家设备送上了前线,依然保持了作战优势。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106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