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锵”是如何传播发展的,传播发展,扬琴于明代末年自波斯(今伊朗)经海路传入我国,最初只在广东沿海一带流传,后逐渐遍及闽浙、江淮和中原。而新疆的锵,则是由西亚——中亚一带经“丝绸之路”直接传入新疆喀什的,其时应早于明末,18世纪末又传到东疆哈密。由于锵适于演奏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和为民间歌舞伴奏,很快便传遍天山南北和新疆的主要城镇。
形制结构,形制与汉族的扬琴相同,由共鸣箱、山口、弦轴、弦钉、琴马、琴弦和琴竹等部分构成(图)。共鸣箱呈扁梯形,它由琴框和面、底板胶合而成,琴框为前后侧板和左右两端琴头组成,框板多使用色木、桦木、榆木或其它硬杂木制作,用于安装弦轴的右侧琴头,则多采用多层色木(纹理交错排列)胶合板。琴框之上蒙以鱼鳞云杉、桐木或松木薄板为面板,底板多用三层胶合板,面板或底板上开有两个圆形出音孔。山口是设在面板两侧的长形木条,用红木制成,由山口至马峰的一段弦长为琴弦振动发音的有效弦长。弦轴为特制的金属螺钉,上方下圆,起缠弦和调音作用。弦钉为金属制成,装于左琴头,用于系弦。琴马呈直条形、峰谷状,用红木、竹或牛角制,有一至五个,置于面板上,左侧为高音和中音马,右侧为低音马,马峰用以架弦,马谷供另一条马上琴弦通过。琴弦多用铜丝弦,中、高音用裸弦,每音三条弦为一组,常用27号~31号钢丝;低音弦用铜丝弦或钢丝缠弦(裸钢丝外缠以细铜丝) ,一弦一音。琴竹又称琴棰,用竹制成,两支一副,较内地的短而硬,一般长24厘米,琴竹头部 粘贴毡条或套以一小截医用听诊器胶管。
乐器改革,锵随着社会的前进而不断向前发展。20世纪30年代,第一代锵为两个条马、三排音、七声音阶排列、二十一个音位,琴箱前长81.8厘米、后长99厘米、宽35.2厘米、中高9 厘米。50年代末,乌鲁木齐维吾尔族老人阿西木改革制成第二代锵,两个条马、三排音、音位纵向小二度、横向五度排列,有三十四个音位,半音齐全,音域g—e3。此后,又在第二代锵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琴体增大、弦距加宽、保持两排马的改革锵,发音既雄壮又洪亮。60年代以后,由中央广播民族乐团杨竞明等和北京民族乐器厂合作改革研制的、具有四个条马、六排音、四组音域的变音扬琴,已在新疆各艺术团体中广为使用,它的共鸣箱前长78厘米、后长118厘米、宽51厘米、中高8厘米。后来新疆制作的锵,琴体骨架采用金属结构,内腔装设齿形音梁、横衬条,面板上增置铝制滚轴及滚轴条等部件,克服了新疆气候干燥、温度变化急剧、琴体弯曲变形、易跑弦等缺陷,又使声音力度增加、音量增大。常用的锵,其音位是在变音扬琴的锵音位排列图基础上,参考了70年代改革制成的广州十二平均律扬琴的音位而设制的,半音齐全,可以转调和演奏临时变化半音。
演奏方法,演奏时,采用坐姿。将锵置于琴架或桌面上,两手各执一支琴竹分别敲击琴马两侧的琴弦而发音。音域G—a3,达四个八度。常用技巧有揉弦、拨弦、琶音、衬音和八度轮音等,揉弦与汉族扬琴不同,它借鉴了卡龙奏法,一般为压揉。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擅于演奏刚健、欢快、热情奔放的旋律,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锵常与弹布尔、卡龙、萨它尔和达卜等维吾尔族传统乐器组合在一起,演奏“十二木卡姆”古典乐曲。它也是广大城乡“麦昔若普”中歌唱和舞蹈的伴奏乐器。在城市的茶馆或饭馆中,奏者还用它边弹边唱。如今,锵已成为深受维吾尔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乐器之一,在新疆艺术院校均设有锵的演奏专业,为艺术团体培养着演奏人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10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