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种兰》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种兰

  苏辙宋代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草,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译文

《种兰》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兰花生长在偏僻的山谷中无人欣赏,我将它移种在东边的窗下,随风送来阵阵清香。

  我喜欢它那能祛除污秽的清香,却更喜欢它虽身形纤细却傲凌风霜的气节。

  兰花即便扎根于乱石中,却依然在秋天早早绽放在竹林中,这里一簇那里一丛享受着阴凉。

  我想要找到一些蘼芜,把它和兰花一起种在厅堂阶下,这样就如同经常常与屈原笔下的君子相伴。

  注释

  东轩:住房向阳的廊檐。

  遗:留下。

  秽:肮脏。

  修筠:修竹,长竹。

  蘼芜:一种香草。

  苏辙

《种兰》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110064.html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