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真的一无所知吗?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有哪些内幕?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历史的真相!
珍珠港事件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最大损失,也使美国蒙受了前所未有的羞辱。但美国真的事先对日本的偷袭计划一无所知吗?还是美国为了战局的发展有意“促成”了这一事件的发生?对此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至今仍有许多人坚持认为,美国事先的确不知道日本将偷袭珍珠港,至少美国总统罗斯福未见过这样的信息。美国历史学家布拉特泽尔和鲁特在其《珍珠港·微型照片和J.埃德加·胡佛》一文中写道,包括参与策划袭击的舰长源田实在内的日本舰队官员都断言,发自驶向夏威夷群岛的日本航空母舰的无线电报并未使罗斯福事先得知即将发生袭击。
他们强调,在整个航行期间,无线电始终保持静默。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美国联邦调查局通过德、英双重间谍达科斯·波波夫的工作,确实截获了一份有关日本侦察珍珠港的微型照片调查表。调查表中涉及瓦胡岛的军事基地和机场以及珍珠港防务等特殊问题的部分占了1/3的内容。然而多方调查核实证明,除联邦调查局前局长埃德加·胡佛和他的助手之外,美国总统及官员们均未见过这份调查表。
1941年9月3日,白宫总统秘书、陆军准将埃德温·M.沃森接到了胡佛的一封信,但信中强调的是微型照片已被联邦调查局成功侦破,希望借此得到罗斯福的赏识,而没有对调查表中信息的实质进行细致分析,更没有就可能发生的袭击提醒白宫要警惕。
更重要的是,胡佛对波波夫的调查表进行了选编。选编后的调查表只有原来内容的1/4,而这1/4的内容中竟没有涉及夏威夷的材料,当时胡佛送给总统的只是调查表中无关紧要的部分。从联邦调查局以及海德公园罗斯福图书馆馆藏文献中也可证实这一点。
同时陆军和海军情报机关也没有得到波波夫的调查表。如果调查表被联邦调查局提供给其他情报机关,某种传送的记录必然会留下来,但是国家档案馆旧的陆军和海军分馆、海军部的海军历史中心和国家档案馆现代军事分馆在回答布拉特泽尔和鲁特的询问时,声称关于波波夫警告的记录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有关调查表的记录也没有被发现。在海军历史中心和国家档案馆的军事档案部,也未找到9月3日的信以及被胡佛选编的调查表。
胡佛为什么不把调查表的全文送交给罗斯福及其他情报机关?布拉特泽尔和鲁特认为是胡佛为了控制情报而把这场赌注式的斗争进行下去。胡佛在讨好总统的同时,也想将自己的对手即其他美国国内外情报机关击败。更重要的是,胡佛是一个缺乏判断力的人。
虽然调查表中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的目的性是十分明显的,但这个双重间谍的调查表并未使胡佛判断出德国对夏威夷及其防务有非同寻常的兴趣,也没有断定日本是其导源处。所以胡佛既没有把调查表原文向总统或陆军和海军情报机关提供,也没有将原文中反复要了解有关珍珠港的资料的实质向有关部门汇报,而这样一份极其重要的调查表在历史的紧要关头竟然被纯粹按日常事务处理了。
但是,随着战后军事解密工作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认为美国事先知道了日本的偷袭计划,出于某种军事目的并未有所反应。
类似的看法在日本也存在。原日本外务次长西春彦引用荷兰驻华盛顿武官拉涅弗特上校的证词认为,12月2日在华盛顿海军情报部,一名士官指着墙上的地图对上校说:“日本机动部队正从这里东进。”两艘航空母舰被标在日本与夏威夷中间的一点上。震惊至极的上校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美国海军情报部开会,日本两艘航空母舰的位置被他们标在了地图上。航空母舰以日本为出发点,向东延伸着它的路线。”
总统没有对夏威夷发出警报,而造成日本海军进攻珍珠港,用“不忘珍珠港”来作为动员美国人民投入战争的原动力。甚至参加偷袭珍珠港的日本军官源田实也在其《袭击珍珠港》一文中说:“关于美方得知日军偷袭问题的时间,据我所知,事前美国政府领导人已得到了情报,至少在袭击珍珠港的11个小时之前,罗斯福总统已将我方的动向了如指掌。他没有通知前方的原因只能用他的深谋远虑来解释。”
在《罗斯福总统与1941年战争的来临》一书中,美国修正派代表C.A.比尔德写道:1941年1月27日,在向国务卿赫尔送达的一封电报中,美国驻日本大使说:“根据秘鲁的日本公使告诉我们大使馆工作人员的一份口讯可知,他了解到一项秘密的计划正在日本军部内拟订,即如果与美国发生事端,日本就会对美国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实施全力攻击。”
这就是说罗斯福有意对日本进攻珍珠港的事实不加重视。在《丑事:珍珠港事件和它的后果》一书中,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兼作家约翰·托兰断言罗斯福从各种原始资料,包括从驶向夏威夷群岛的日本航空母舰所发出的无线电报中,肯定侦听到了袭击即将发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116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