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当时的国力之昌盛,远远领先于世界同时代的王朝政权。并且唐朝的政策还很开放,因此各国的使臣纷纷来到东土大唐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造成当时的长安经常能够碰到各种各样的外国人。
唐朝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强盛的国力,离不开一代代的将士前仆后继的开疆扩土。据史料记载,唐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东到日本海,南边占领了安南,也就是现在的越南,西抵咸海,北边超过了贝加尔湖,唐朝也成为了中国自秦朝以来第一个未修建抗击胡人长城的大统一王朝。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表彰这些跟随他开创大唐盛世的功臣,在贞观十七年,命阎立本在凌烟阁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而也就是在同一年,侯君集被处死。唐太宗是出了名的宽厚仁德之君,侯君集也成为了唯一一位被处死的进入了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的开国功臣。
与其他的开国名将不同,侯君集并非年少成名。早年的侯君集才能一般还比较浮夸,弓马骑射一般,还号称勇武。直到进入秦王府,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军功,才慢慢的得到赏识。而真正让他成名,并进入权力核心的主要有两件事。
第一件,就是玄武门事变。唐武德九年,这时的李世民与李建成的矛盾激化,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隐太子李建成多次派人拉拢和刺杀秦王府手下将领。尉迟恭和侯君集劝谏李世民早点下决心与李建成了断。于是,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事变,率领侯君集等人埋伏在玄武门,成功诛杀了李建成及李元吉。李世民继位后,侯君集得以被封为右卫大将军,潞国公,之后又升为兵部尚书。
第二件,就是征讨吐谷浑。贞观九年,李靖攻灭东突厥后,奉命率领侯君集开始讨伐土谷浑。大军行至鄯州,侯君集建议挑选精锐,长驱直入。当时天有霜降,山有积雪,侯君集克服自然困难追击二千余里,一路破敌,追击到积玉山,见到河水的源头,才班师回朝。及至贞观十二年,官拜吏部尚书。
第三件,就是攻灭高昌国。贞观十三年,高昌王断绝西域与中原的商业往来,并称病不停征召,于是李世民命侯君集率领大军前往征伐。及至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平定高昌国各地,俘虏高昌王及百官,刻石纪功班师回朝。
所以,对于大唐盛世的创建,侯君集是有不可磨灭的功绩的。那么,如此一位战功赫赫的开国将领,为什么落得一个被处死的下场呢?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即使他再宽厚仁慈,最无法容忍的就是谋反,而侯君集就是以谋逆的罪名被处死的。值得一提的是,侯君集连续被告发了三次谋反,才最终被处死。
第一次是侯君集攻灭高昌国好大喜功,私自发配犯人,又将高昌国宝物据为己有,因此被囚禁。于是,侯君集秘密联系洛阳都督张亮想要一起造反,没想到张亮直接告发到李世民。
第二次是侯君集不满李靖教授的军法,于是上奏李世民,污蔑李靖造反。李靖说,如今中原安定,我教授的军法,足以平定四方。侯君集却想要学尽我的兵法,这说明侯君集想要造反逐鹿中原啊。
第三次是当时的太子李承乾担心自己被废,得知侯君集常有怨恨,于是与侯君集制定了计划一同造反。没想到事情败露,李承乾太子被废,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将侯君集与李承乾一起谋划的事告诉李世民。李世民原本不想处死侯君集,觉得他有安定国家的大功。但群臣进谏,侯君集的罪天地难容,将侯君集以谋逆罪处死。
侯君集,从入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开国功臣,到被处死,是欲望的膨胀最终导致的结果。年近古稀的他,原本可以安享晚年,可惜的是,侯君集却认清不了自己和现实,在一次次的膨胀中迷失了自己,最终落得一个可悲的结局。
作为平常人的我们,或许没有非常大的欲望,却也每天为了功名利禄奔走不停。所以,在追逐名利的路上,也要时时的自省,不要为了金钱,权利等等欲望而迷失了自己,最终万劫不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17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