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被誉为三大战役。从某种角度来说,襄樊之战便是三国的第四大战役。这场战争不仅让蜀汉丢失荆州三郡,“隆中对”成为虚谈,也让荆州军队和人才损失殆尽,还加剧了蜀汉集团的内部矛盾。最后,刘备被迫征讨东吴,结果惨败而回。从结果上说,襄樊之战是蜀汉强弱转化的分水岭。
关羽为什么要发动襄樊之战?从当时的背景来看,或许就能知道一二。
公元218年,曹操与刘备爆发了汉中之战;
公元219年春天,曹军在战场上十分被动,曹操不得不主动退出汉中,但是临走前却强行带走了大量人口。刘备虽然得到了汉中,却只是一座空城,如果想要长期占据汉中,刘备必须从人口本就不多的蜀中迁百姓过来。从结果上说,虽然刘备取得了胜利,但也相当难受。
曹操虽然退回到长安,但是依然对汉中虎视眈眈,一到播种农忙的时候,曹操就派兵骚扰,让汉中的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这种事把蜀汉逼的疲敝不堪,甚至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这时候,刘备希望将曹操的注意力从汉中转到其他地方,而关羽此时发动襄樊之战,正是刘备所期盼的。
公元219年夏天,刘备称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意思是“关羽可以代表刘备出征,没有自作主张的问题”,虽然《三国志》没有记载刘备授权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但是从这里可以看得很明显,刘备是希望关羽打襄樊,以缓解汉中的压力。同时,攻打襄樊也是为了打通荆蜀交流的经脉,从汉中走汉水可以直达荆州。
襄樊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如果襄樊被攻下,中原大门就被打开。所以,正如刘备所料,曹操把注意力转到了荆州。公元219年冬天,襄樊之战的一片大好,不得不佩服关羽的军事才能,以一己之力对抗曹魏,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一度让曹魏境内民变,曹操几次都想迁都,可惜最后功亏一篑,兵败麦城。
诸葛亮在“隆中对”提到“天下有变,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当时汉中失利夏侯渊阵亡,汉中迁民导致怨恨重重,中原劳役苦重引发了各地民变不断。这时候,曹操的统治出现了动荡危机,此时出兵正符合“有变”的前提。不论是刘备的默认,还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机都没有错。
战争刚开始,进程相当顺利,就算后来被徐晃击退,关羽的水军依然能隔绝汉水包围襄阳。失败的关键在于东吴的偷袭,再加上糜芳、士仁的投降。如果没有内部人的反水,关羽起码还有退路,不至于兵败山倒。整个战争,关羽一人对抗曹孙所有名将,还有自己人反水,焉能不败?
参考文献:《三国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1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