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孙策会趁着曹操忙于官渡之战联手刘备席卷豫州、徐州,兴平二年(195年)孙策从父亲的老领导袁术处拿到了父亲孙策的1000名士卒,这是孙坚留给孙策的“第一桶金”。此前袁术曾许诺孙策打下了九江郡则让孙策担任九江太守,结果袁术打下了九江郡,袁术却改用自己的亲信陈纪担任此职。后来袁术又许诺孙策打下了庐江郡则让孙策担任庐江郡太守,结果孙策打下了庐江郡而袁术再次食言,让老部下刘勋当了庐江太守。袁术不能对孙策倾心接纳,也就逼着孙策“另起炉灶”自己创业。
从兴平二年(195年)孙策带兵过江到建安元年(196年),孙策夺取会稽郡自己兼任太守,并以吴景为丹杨太守、以孙贲为豫章太守、以孙贲弟弟孙辅为庐陵太守、以朱治为吴郡太守,短短一年时间就控制了江东五郡之地。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夺取庐江郡,还与好友周瑜分别纳大乔、小乔为妾,如同晋文公与赵衰分别纳季隗、叔隗为妻。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前夕孙策完全控制江东六郡并重创江夏太守黄祖,摆出了北伐中原的架势,曹操都不得不加以笼络。曹操把弟弟的女儿许配给孙策的小弟孙匡,又为儿子曹彰迎娶孙贲的女儿,用礼征召孙策的弟弟孙权、孙翊,并令扬州刺史严象举荐孙权为茂才。
孙策一直得到当时人物的高度评价,即使是曹操也说“猘儿,谓难与争锋”。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制造了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桥段,借曹操之口贬损孙策“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这完全是扯淡,须知孙坚没有给孙策留下一县之地,孙策却能短短五年内白手起家一刀一枪打下了江东六郡八十一县,即使是曹操起家时也不过如此吧?
孙权曾向孙策要来猛将周泰作为自己的贴身护卫,如果孙策懂得“千金之子不坐垂堂”,把悍将太史慈留在身边,如同曹操把典韦、许褚留在身边,则哪里会有许贡门客刺杀事件?如果历史再给孙策五年时间,则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极为艰难,他不再是面临刘备骚扰与牵制,而是孙策千里奔袭。即使孙策偷袭许都难以成功,也足以迫使曹操在南线部署重兵,从而严重削弱官渡前线的军事实力。
曹操能够集中注意力在官渡与袁绍决战,那是因为荆州刘表、关中马超都胸无大志,没有趁着曹操主力云集官渡前线袭取豫州等地。刘备胸有大志,刘表却对刘备不放心,不愿意给刘备太多兵力,这就导致刘备难以扮演楚汉战争中彭越扰楚的角色。如果孙策能够再活五年,则孙策毫无疑问会利用曹操无暇南顾的机会北上夺取徐州。后来吕蒙也对孙权说,夺取徐州不难,只是曹军会过来增援,徐州难以守住。如果曹操主力被袁绍吸引在官渡,以孙策擅长用兵的强大战斗力,很容易轻易夺取合肥等地控制淮南甚至夺取徐州等地声援袁绍。
面对孙策咄咄逼人的北上攻势,曹操必然不敢放弃“主要矛盾”,必然是置南线之敌于不顾,集中力量在官渡消灭袁绍主力。因为曹操清楚,孙策的威胁只是手足之疾,袁绍的威胁才是心腹之患。当然,曹操也会派使者去游说刘表让他进攻孙策,只是刘表在孙策不主动进攻荆州的情况下会不会东征进攻孙策,还是未知之数。如果孙策能够与刘备联手,那么曹操的南线才是真正的大问题。孙策与刘备的联军在曹操咬着牙打赢官渡之战时,必然已经席卷豫州、徐州,曹操就是好不容易击败了袁绍也对南线的孙策、刘备联军表示“很苦恼”。
二、孙策会联手袁绍父子消灭曹操,孙策被称为“小霸王”,战斗力当然是罕有匹配的。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但袁绍毕竟控制着河北四州之地“树大根深”,曹操也必须继续北上彻底消灭袁绍集团,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孙策当然要联合刘备继续北上进攻曹操,从而形成与袁绍父子南北夹击曹操之势。
刘表本来是袁绍的盟友,只是此人坐保江汉没有逐鹿中原的雄心壮志。孙策的雄心壮志与刘备参加汉献帝“衣带诏”后与曹操不共戴天,两家联手也就不是曹操可以轻松对付的。如果袁绍父子卷土重来,加上孙策、刘备“二期北伐”继续北上,则曹操很大的可能是被联手重创。曹操地处中原,本就是“地战之地”,此前发展顺风顺水那是因为周边的诸侯都胸无大志,胸有大志的袁绍是曹操的老大哥,胸有大志的刘备势单力薄。这次有孙策加入“反曹阵营”,曹操极有可能陷入袁绍、孙策与刘备的夹击之中。
消灭曹操可能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只要袁绍不要过早病逝,只要袁绍集团的内讧没有提前到来,则曹操面临南北夹击很可能最终崩盘。马超曾帮助曹操进攻袁绍外甥并州高干,但那是建安七年(202年),那时袁绍集团经历了官渡之战、仓亭之战败绩,胜负之局已经明朗。如果曹操与袁绍交手出现劣势,谁能保证马超等关中集团不会趁火打劫?
以孙策、周瑜擅长用兵,张昭擅长内政,太史慈、周泰勇冠三军,孙策集团的攻击力在控制着江东、淮南、徐州后逐步释放出来,即使是曹操又如何能够避免被“群殴”?特别是“衣带诏”案发后,孙策、刘备打着“除国贼”的旗号进攻许都救驾,曹操如何能够继续“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旦袁绍病死、曹操败亡,则袁绍诸子更不是孙策、刘备联军的对手。
三、孙策会挟天子完成国家统一,孙策、刘备一旦联合袁绍集团消灭了曹操集团,然后继续北上消灭袁绍诸子,则东汉王朝的复兴已经指日可待。汉献帝从曹操手中被“解救”出来,必然被实力更大的孙策“劫持”。孙策只要继续维持与刘备的“复兴同盟”,然后让周瑜等人征讨天下,则此时没有多少实力集团能够抗衡。
控制着东汉十三州中的九州之地,然后西征控制雍凉之地,再南下夺取汉中、益州,则只剩下荆州刘表也必然是“传檄而定”。孙策此时切忌象诛杀许贡那样树敌太多,对于投降的诸侯应该赐予万户封地与五百护卫,允许他们“称赞不名,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从而保持“诸侯联盟”。曹操那样赶尽杀绝模式,很容易导致诸侯殊死抵抗。如果此前曹操善待投降的诸侯,哪里后来赤壁之战时鲁肃说服孙权顽抗?
完成国家统一后,孙策与刘备的关系就成了大问题。如果孙策、刘备能够继续合作,例如分别担任大将军与骠骑将军,世代约为婚姻共同辅政,则汉朝会再次迎来复兴局面。不过,两人能不能同舟共济,两人的部曲能不能相安无事,甚至能不能出现晋国“六卿辅政”那种长期稳定的局面,也属于未知之数。不过,给了孙策五年时间,这些才有可能最终完成。
如果孙策与刘备、袁尚形成“三公辅政”的局面,也许东汉能够避免最终分裂,也能避免后来五胡内迁的永嘉之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4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