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7年,55岁的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带着一众弟子开始周游列国。公元前484年,68岁的孔子又带着弟子回到了鲁国。在这14年的时间里,孔子大致走了9个国家,却处处碰壁,让人奇怪的是,为什么弟子们依然追随他?
17岁时,孔子就得到鲁国孟厘子的认可,在临死之前,他叮嘱自己的嫡长子,家族的继承人应该去拜孔子为师。35岁时,孔子去齐国,被齐景公赏识,甚至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48岁时,孔子出仕鲁国,任中都宰,掌管一城,一年之后,四方都学习他的治理措施。后来以大司寇之职当政,一年,鲁国大治。
事实上,早在孔子周游列国之前,就已经有了不俗的政绩,被诸国当权者认可。
再看看孔子的碰壁,到了卫国,卫公问他在鲁国拿多少俸禄,孔子答曰奉粟六万,卫国也给六万粟,要知道,鲁国是强国,而卫国是弱国,可见卫公的真诚。后来,卫公不听孔子的建议,他就出走;卫公好女色,孔子也出走。屡次在卫国进进出出,但是卫灵公、卫出公两代君主依然聘请他,还多次出门迎接。
晋国权臣赵简子欣赏孔子的才识,派人跨过黄河来请,可是他嫌弃赵简子的品德不好。到了蔡国,楚王也聘请孔子,甚至要分封他七百里土地,结果被臣子劝阻了,理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太有才能了,恐怕日后会威胁到楚国。甚至与孔子有间隙的季桓子,临死前也悔恨逼走他,让儿子继位后一定要把孔子请回来。
在这14年里,孔子受到最大的“碰壁”,就是在蔡陈两国的交界被困,那也是因为楚国大夫害怕孔子被楚王聘用,会对他们不利。对于如此厉害的老师,能够追随就是一种荣耀,怎么会有人想要离开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5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