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结束了华夏大地上千年的战乱与纷争,建立了一个真正意义上一统的封建国家。最值得一提的是,秦始皇意识到了分封制所带来的弊端,创造性地采取了郡县制。
这一制度,从根本上避免了政令不通带来的弊端,朝廷选派官员到地方任职,从而在根本上达到朝堂管理地方的意图,这一制度,曾让中国领先世界2000多年。
秦始皇干了几件大事,让后世帝王难以望其项背。除了上文提到的废分封,兴郡县之外,秦始皇举全国之力建造的万里长城,也是一项让后人受益千年的工程。
这让中原腹地有了“院墙”,让北部的游牧民族有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坎,抵挡了一次又一次的骚扰和入侵。
即便是如此,秦始皇斥巨资打造的大秦帝国,竟然没有躲过二世而亡的命运,这一度让人浮想联翩,如果秦朝能够按照秦始皇的构想持续下去,华夏民族将会达到一个怎么样的高度。
要了解,秦始皇时期,蒙恬几十万军队就打得匈奴不敢南下牧马,到了汉朝,竟然被搞得几代人向匈奴和亲纳贡,到了汉武帝时期,竭全国之力才解决了匈奴问题。
如此对比则高下立判,秦始皇时期的大秦锐士到底是有多猛,根本就无需赘谈。与刘邦和项羽等人对抗的秦军,绝大多数都是一群囚徒而已,正儿八经的秦锐士如果出手,刘邦项羽之流,根本就不足为虑。
那么就是这样的一个秦朝,这样的一个秦始皇,为何就将一手好牌打了个稀碎?有人将症结归结到了李斯的身上,认为秦朝灭亡的转折点,就是李斯叛变。
后来李斯在被腰斩于咸阳街头时,曾留下了10字预言,后来竟字字成真。原来,李斯也是一个真正懂大秦的人。
01李斯高开低走,叛变了,李斯原本是一个看守粮仓的小吏,生活过得拮据而又艰难。他在看到粮仓和厕所里面老鼠不同的状态时,引发了思考,得出了奉行一生的“老鼠哲学”。
简单的总结,也就是“屁股决定脑袋”,自己混得好不好,在于自己身处的环境如何,坐在什么位置上,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于是,李斯便辞职,去拜师荀子,然后学起了辅佐帝王之术。并且冷静地分析了天下大势。李斯所要追求的,就是帮强不帮弱,强强联合进而得到最好的结果。
于是,李斯去了秦国,并且投到了吕不韦的门下,为他之后被嬴政重用,奠定了先决条件。
李斯在当郎官的期间,便开始向嬴政有意无意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而嬴政当时正处于吕不韦干政期间,正苦于没有心腹,李斯恰好拿捏了这一点,成功的被嬴政收入到麾下。
不得不讲,李斯除了价值观有点问题之外,在才华方面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李斯与嬴政在一起讨论吞并六国的战略以及顺序,参与了帝国的规划,并且还制定出了先灭韩再灭赵的战略路线。
秦灭六国之后,李斯也收获到梦寐以求的鲜花和掌声,嬴政也变得越来越骄纵,晚年还玩起了求仙以及长生不老的野路子。
悄然之间,臣子之间的观念在一点点的转变,臣子不和之前那样提意见了,皇帝也不和当年那样能够听得进去意见了。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陨落沙丘行宫,沙丘行宫再次见证了一位伟大帝王的陨落,而李斯伴随左右,却在这关键时刻倒戈叛变了。
02李斯为何背叛秦始皇,并留下10字预言,李斯背叛秦始皇,最关键的一个点,那就是为了钱和权。胡亥跟随秦始皇一同出行,赵高动了歪心思,想着能够趁机将胡亥扶持上位。
赵高要干这事,首先就要说服李斯。赵高说服李斯的理由很简单,第一点:历代秦国的丞相,都没有好下场;
第二点:胡亥可以承诺李斯一家要权有权,要钱有钱;第三点:公子扶苏的心腹是蒙氏兄弟,李斯不可能这样受宠。
仅仅这三点,就像一把钢刀插进了李斯心里最痛的地方。为了钱和权,李斯决定要背叛嬴政,加入胡亥赵高的阵营,协助胡亥接受大秦江山。
承诺的很好,但是事情的发展,却偏离了原本的方向。胡亥即位之后,朝堂上的大事小事就全都归赵高说了算,李斯迷茫了。
李斯搞不懂,自己应该是该讨好赵高,还是该讨好胡亥。胡亥每天花天酒地,赵高把持朝政,李斯彻底迷失了自我。
李斯首鼠两端,还是被赵高拿捏住了,在秦二世的默许之下,李斯被打入了大牢,然后对他用了重刑。
李斯扛不住赵高的毒打,招认了自己的罪责,也给了赵高杀李斯的理由。
李斯在被斩于咸阳街头时,曾说了10个字: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野。李斯在自己死亡前夕,看到了大秦将来的样子。
03预言成真,李斯果然说中了,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百姓响应。曾经坚如磐石的大秦江山,竟然变得摇摇欲坠。
刘邦和项羽等义军,向大秦发起了强有力的进攻,牢不可破的咸阳,竟然被这群百姓组成的义军攻了进来。
咸阳再也不是之前的咸阳,而大秦也不再是开始的大秦。
秦朝覆灭的锅,扔给李斯和赵高很显然也不是很合适,真正的根源,还在于帝王本身,凡事有果皆有因,秦朝看似覆灭,也可以看成另一种形式的整合,反正秦朝的制度,一直活到了今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