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项羽不过乌江的读者,下面历史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每当提起这段故事,我相信大伙儿心中总有一种拧巴感:项羽明明有机会逆风翻盘,为什么不过江,从头来过?项羽啊项羽,你到底在想些什么呀?
不止你想不通,很多人都想不通。
李清照想不通,写了一首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杜牧也想不通,也专门写了首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清朝初年有个叫李渔的,这哥们儿脑洞比较大,他认为,项羽不渡乌江,是怕被亭长给绑了。
这就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项羽何等神勇,会怕一个小小的亭长?人家好心帮你,你却怀疑他的人品,岂有此理?
其实,不止别人想不明白,就连项羽自己到最后也没想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失败?他仍然固执地认为,此天亡我,非战之罪。
在我看来,与其说项羽是好面子,不如说,项羽是一个很感性的人,他很容易被情绪左右,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鸿门宴上,范增早看出了刘邦的野心不小,好几次示意杀之,可项羽呢?被刘邦的几句恭维就给忽悠了,不仅没有杀他,反而好吃好喝招待着。
分封天下后,他只想衣锦还乡,将秦朝的财帛美女统统运回彭城。有人劝不动他,背后说了他几句,结果项羽的处置办法就是:煮了!
两军阵前,项羽熬不住了,竟然提出与刘邦单挑的天真想法,我赢了,天下就归我;你赢了,天下就归你,结果被刘邦一口回绝。
乌江岸边,面对唯一的逃生之路,项羽却自觉无颜面见江东父老,一转身,杀入了汉军阵营中,完成了自己人生中最华丽的一场谢幕。
纵观楚汉这段历史,我们常常会觉得疑惑,项羽手里明明有一手好牌,可为什么打到最后,却输给了油腻中年大叔刘邦?
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讨论,有人说项羽不善用人,韩信、英布、范增这些人原本是跟他混的,可结果呢?韩信不受重用,离他而去;英布被他猜忌,最终背叛了他;范增跟他翻脸,负气而去。有人说项羽过于迷信武力,每到一处动辄屠城,一言不合就要煮人,最终使得人心离散。
我不想炒冷饭,想换个角度聊聊这个话题。在我看来,项羽和刘邦,最根本的区别是战略和战术。那么问题来了,战略和战术,到底有什么区别?战术,仅能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而战略,却可以决定一家公司的兴衰。一个不明白战略的人当上最高决策者,是极容易产生方向性的决策失误,毁掉整个团队。
而项羽,无疑就是那个眼中只有战术,没有战略的人。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来对楚汉战争做一场复盘。毫无疑问,项羽的起点要比刘邦高出太多。且不说他是个长腿欧巴,力能扛鼎,拥有极高的人气颜值,从出身来讲,他是项氏家族的继承者,身上流淌着贵族的血脉。人家爷爷是楚国的大将军,亲叔叔是反秦起义军的带头大哥,彻彻底底的官N代,简直是人生赢家。
项羽拥有如此高的起点,他的战术一直都很出色,身经七十余战,每战必胜,可惜他缺乏全局观念,他知道怎么去获取胜利,却不知道怎么样运用胜利。战术上的巨大优势并不能弥补他在战略上的巨大缺陷,这就是项羽最终失败的根源。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起一个和他同时代的西方悲剧英雄?没错,正是汉尼拔。汉尼拔曾发誓,永远做罗马的敌人。那一年,他带着军队奇迹般地穿越阿尔卑斯山,横扫意大利,搅得整个罗马天翻地覆,打出了令罗马几乎全军覆没的坎尼之战。
但是,他的副手在坎尼之战大胜后说了一句话:汉尼拔啊,你比任何人都懂得如何获取胜利,但你不懂得如何利用你的胜利!
项羽也是一样,他虽然每战必胜,但在常年的军事生涯中,他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彭城之战,刘邦战败后,退至荥阳一线收集残部,在荥阳以东打败了乘胜追击的楚军,暂时稳定了战局。在这里,刘邦跟项羽对峙了两年半。为了彻底孤立项羽,刘邦积极拉拢彭越,重用韩信,完成了对项羽的战略包围,而项羽竟然无动于衷!
最后,他还是失败了。可是,我依然愿意热情地歌颂这个伟大的失败者。我们常常以成败论英雄,对于成功者,我们投以鲜花和赞美;对失败者,我们大加挞伐,尽情嘲笑。可唯有项羽凌驾于这一规则之上,虽然兵败身死,却赢得了后世的敬仰。
项羽代表了中国的贵族精神,他死后,这种贵族精神也随之而亡,再没有那种临死不屈的傲慢,对高尚灵魂的崇拜,对尊严的无比敬畏。
他让我们明白,出了局的,依然是英雄。
在下面这本书里,我湘西地说了刘邦对项羽的所有套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92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