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杂谈 > 正文

被隋末群雄共尊为主,历史上李密的能力如何?

  李密西魏名将李弼的曾孙,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今天历史百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在《旧唐书》当中,李密的故事,独自占了一个列传。

  唐初所有人物,有资格在《旧唐书》当中,单独占据一个章节的,只有四个人。这四个人分别是李渊李世民、李密、魏征。李渊和李世民两人,因为是皇帝,所以他们独自占据一个章节很正常。而且他们那个章节,叫做本纪。李世民更特殊,他一个人就占了两个章节。

  至于魏征,则是因为属于他的篇幅当中,需要记载很多他所提出的谏言。至于魏征本人的事迹,其实只占整个列传的三分之一而已。

  只有李密不同。

  李密的列传,从头到尾,都只是在记载他的人生事迹。因为这个人的人生经历,实在是太过重要,重要到可以直接决定隋末的历史走向。甚至有人说,如果不是因为李密太狂了,隋末这个乱世当中,最后胜出的本应该是李密,而不是后来的唐高祖李渊。

  公元582年,李密生于长安。李密祖上极为显赫,太爷爷李密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爷爷李耀是北周太保,父亲李宽是隋朝上柱国。所以李密从出生时开始,就注定是隋朝最顶级的大贵族。

  这里要多说一句,李密和李渊虽然都姓李,但这他们两人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李渊出身陇西李氏,而李密则是出身辽东李氏。所以两家除了都姓李之外,其实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因为家世显赫,李密从童年时代开始,就接受了最好的教育,师从当时的大儒包恺,而且被包恺认定为是自己最得意的门生之一。李密长大之后,凭借家族祖荫,被任命为东宫千牛备身,也就是太子的贴身扈从。

  家世显赫,自身又有才干。这样的李密,自然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就连隋炀帝杨广,都觉得他非常不错。某次在仪仗队伍当中,见到李密一表人才,对李密十分赞赏,还让身边的近臣宇文述带话,让李密回家好好学习,不必多做这类工作。

  优秀的李密,被朝堂上的各路大佬看中。其中有一位大佬,就是当时的大权臣杨素。杨素某次走到街上,看到李密一边骑着牛走路,一边在牛角上挂着书袋,对李密勤学苦读的精神非常赞赏。于是,杨素便让自己的儿子杨玄感,与李密倾力结交。后来李密也没有拒绝这份好意,便和杨玄感成了好朋友。

  但李密怎么都没想到,正是这份友谊,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几年之后,杨素去世,杨玄感继承了杨素所有的爵位和人脉,成为朝堂上新一代的权臣。恰逢杨广征讨高句丽,搞得民怨沸腾。杨玄感觉得这是个机会,自己或许可以趁机取而代之。所以杨玄感就趁着杨广率领大军前往辽东之际,直接在隋军的背后起兵造反了。

  杨玄感起兵的同时,第一时间派人去联系远在长安的李密。在杨玄感看来,李密极有才学,就是自己的卧龙凤雏。接到杨玄感的邀请之后,李密走到了自己人生路上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接受邀请,有可能彻底改变历史,并且成为下一个朝代的开国功臣。不接受邀请,则可继续自己的生活,继续自己的安稳。

  最后,李密还是接受了杨玄感的邀请。而他的这个选择,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

  到了杨玄感那边之后,李密也没有辜负杨玄感的期望,给杨玄感提供上中下三策。结果杨玄感最后偏偏选了个下策,非要去打洛阳。结果洛阳城防坚固,根本就打不下来。等到杨广指挥大军,从辽东撤回来,开始围剿杨玄感的时候,杨玄感已经没机会取胜了。

  一场大战之后,杨玄感兵败被杀,李密也成了俘虏。

  从一个前途无量的顶级大贵族,到一个兵败被抓的反贼,李密的人生,就仿佛像是过山车一样,瞬间滑落了深渊。被隋朝官吏抓住的李密,知道自己一旦被押送回京,肯定是必死无疑。所以在路上,李密便暗中贿赂看守他的官员,让这些官员对他的看守不再那么紧,然后趁机逃了出来。

  逃出生天的李密,虽然侥幸活了下来,但接下来去哪里,却成了一个大问题。如今的他,不再是那个前途无量的年轻贵族,爵位没有了,地位没有了,那些昔日看好他的大佬,也不会再帮助他。此时的李密,除了自己之外,已经一无所有。

  为了活命,李密曾试图去投靠农民军,希望能够加入农民军,再次建立自己的功业。可惜当李密加入农民军那边之后,人家听说他之前是隋朝的官员,而且还是反贼,根本不待见他,更没有丝毫尊重。最后,李密受不了那些农民军统领对他的侮辱,只能再次逃了出来。

  天地之大,哪里还有他的容身之处?

  此后的两年里,李密改名换姓,化名刘智远,回到乡野做了一个教书先生。结果不久之后,他的身份就再次暴露,再次被隋朝官吏追捕,李密只能再次开始逃亡。

  这种东躲西藏的生活,李密过了整整两年。两年之后,李密终于再也无法忍受这种逃窜的生活,决定奋起一搏。这一次,李密选择了河南地区刚刚崛起的瓦岗军,作为自己的目标。瓦岗军是有河南人翟让首创,当时已经拥兵万余,是当时河南地区最强的一股农民军势力。

  然而,当李密信心满满地来到瓦岗军这边的时候,等待他的,却是比之前更惨的境遇。瓦岗军这边,一听说李密的身份之后,别说用他了,干脆直接将他给关进了大牢。

  被关入大牢的李密,终于来到了人生的最低谷。到了最低点之后,接下来李密的人生开始触底反弹了。

  首先,李密先是通过起义军将领王伯当,向瓦岗军首领翟让献计,说明瓦岗军的发展方向。在王伯当的介绍下,李密得到了一次面见翟让的机会。在这次会面当中,李密向翟让积极阐述了瓦岗军存在的很多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让翟让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

  接下来,翟让打算考验一下李密,试试李密的真才实学。因为李密向他提议,瓦岗军应该整合河南地区其他起义军,共同和隋军战斗,于是翟让便让李密自己去说服其他农民军领袖。仅凭孤身一人,就想让其他起义军前来投靠瓦岗军,这看起来实在是让人有些不可思议。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后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李密走过了很多地方,竟然真的让其他起义军领袖,纷纷前来依附于瓦岗军!

  完成了这个艰难的任务之后,李密也彻底得到了翟让的信任。等到李密归来之后,李密再次对翟让建议,要趁着大家现在士气正旺,赶紧去攻打荥阳。打下了荥阳,不但可以解决起义军的粮草问题,还能拥有一座城防坚固的城池,建立属于自己的根据地。

  此时的翟让,对李密已是言听计从,当即听从了李密的安排。随着翟让一声令下,瓦岗军和其他前来依附的农民军,很快席卷荥阳周围的广大地区,几乎将荥阳围成了一座孤城。

  瓦岗军一路势如破竹,虽然让瓦岗军迅速壮大起来,但同时也引来了隋朝主力军队的注意。瓦岗军之前也成立了好几年的时间,但在李密到来之前,瓦岗军达到万余人的规模后,却不敢再继续壮大,就是因为怕隋朝的主力前来围剿他们。瓦岗军的力量虽然不弱,但如果对上隋朝精锐的话,还是不够看的。而这次瓦岗军大举进攻荥阳,如此大的行动,自然也引来了隋军主力的进攻。

  当时负责进攻瓦岗军的,是号称隋末第一猛将的张须陀

  这个张须陀,在隋朝历史上是一个特别能打的将领。演义小说里面那位‘靠山王杨林’,就是以他为原型塑造的。对于张须陀,瓦岗军可以说是非常惧怕。因为双方之前曾交锋过数次,每次瓦岗军都被张须陀打得溃不成军,好不容易才没有被彻底打散。

  然而对于这位隋末第一猛将,李密却一点都不怕。在李密的布置下,瓦岗军围攻荥阳,守城的张须陀,率军出城迎击。一番交战之后,瓦岗军大败,作为瓦岗军首领的翟让,开始亲自做诱饵,引诱张须陀追击。张须陀不知是计,见到翟让之后,亲自率领手下亲卫,前去追击翟让。结果追到城外的树林当中,就落入了李密早已组织好的包围圈里。等到张须陀到来之后,李密指挥大家,一拥而上,直接干掉了这位隋末第一猛将。

  荥阳一战,不管是对瓦岗军还是对李密个人而言,都具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对于瓦岗军来说,干掉了张须陀,以后大半个河南地区,都再没有能够阻挡他们的力量了。而对于李密来说,这一战也让他的个人声望,达到了一个顶点。在起义军内部,这一战之后,李密的声望已经丝毫不逊色于翟让了。

  在这一战之后,李密一边带着瓦岗军,继续扩张势力范围。同时,李密也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打算夺取翟让的位置。在这个过程当中,李密招揽到了不少厉害的人物。比如大名鼎鼎的秦琼,原本是隋军官员,后来因为上司投靠了李密,自己也跟着加入了瓦岗军,后来成了李密麾下的得力战将。再比如另一位大名鼎鼎的程咬金,原本是他家乡组织的自卫队的队长,在李密的招揽下,也加入到了瓦岗军,成了李密手下的一员悍将。

  此后,李密又向翟让提议,去攻占洛口仓。洛口仓是隋朝最大的粮仓之一,藏了海量的粮食。在乱世当中,拥有粮食就能拥有一切。在李密的指挥下,瓦岗军很快拿下了洛口仓,而后直接开仓放粮,让老百姓随意来取粮食。在这个过程当中,瓦岗军以洛口仓的粮食为资本,大幅招募灾民,扩充军队。这一役之后,瓦岗军由原本的几万人,瞬间膨胀到拥兵十余万,占据大半个河南的地步。

  此时的瓦岗军,已经一跃成为隋朝最强的农民军势力,甚至可以说,是当时中原大地上最强的割据势力之一。

  在瓦岗军迅速膨胀的时候,李密的个人势力,也开始迅速膨胀,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翟让。面对自己下属的膨胀,翟让虽然心有不甘,但却十分识趣。翟让知道,自己的能力,远不如李密,如今麾下的力量也远不如李密。所以,翟让干脆直接让出了瓦岗军首领的位置,让李密做了瓦岗军的领袖。

  成为瓦岗军领袖的李密,可以更加从容地指挥瓦岗军。此后,李密将目光投向了洛阳。洛阳是隋朝在中原地区,最重要的一座城市,更是隋朝的首都之一。一旦拿下洛阳,李密向西可以进攻关中,向南可以进攻江都,进可攻退可守,战略意义重大。

  然而,当瓦岗军开始进攻洛阳之后,李密却遇到了极大的阻力。隋朝方面,同样也知道洛阳的重要意义,所以派出了大量军队,驻守洛阳。负责指挥洛阳军队的王世充,更是极为难缠。李密和王世充几次大战下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却并没有彻底压制住王世充。

  与此同时,在李密和王世充战斗期间,隋朝在各地的统治,开始彻底崩溃。短短几个月内,太原的李渊,岳州的萧铣,陇西的薛举,马邑的刘武周……这些人开始纷纷起兵,割据一方。

  得知这些消息的李密,既高兴又郁闷。在李密看来,这些人的起兵,可以瓦解隋朝的统治,算是自己的盟友。但同时,相比其他割据势力,此时的瓦岗军,势力最大,兵力最多,所以也牵制了隋朝大半的主力军队。这就等于是瓦岗军牵制住隋军主力,然后让其他竞争对手快速发育,李密自然会感到郁闷。

  当然,这样的李密,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整个山东、河北、河南一带的农民军,甚至共同推举李密,直接称帝。就连太原的李渊,当时都推举李密为天下共主。只是李密考虑到还没拿下洛阳,自己还没有真正做到胜券在握,所以拒绝了这个提议。但同时,李密还是自立为魏公,称雄一方。

  除此之外,在进攻洛阳期间,李密还发现了一个问题。

  当时在李密麾下,大致可以分成三股势力。一股是李密自己募集来的嫡系,战斗力最强,指挥起来也得心应手。第二股是其他依附而来的农民军,虽然都尊李密为主,但都有各自的小算盘。第三股则是翟让领导的瓦岗军旧部。

  这三股势力当中,后两股李密都很难指挥。尤其是翟让领导的瓦岗军旧部,很多人看不起李密,对李密的命令十分敷衍。这也难怪,仅仅两年之前,李密还是瓦岗军的一个囚犯,如今却成了他们的领导,这自然难以让人服气。而且翟让失势以后,这些人的权势也因此下降,自然对李密不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密选择了一个最简单粗暴的办法,那就是直接干掉翟让。

  对于李密而言,翟让是对他有恩的。如果不是翟让,李密根本就没有翻身的机会,自然也没有如今的权势。但是,李密想要解决起义军内部的问题,翟让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障碍。李密当然可以通过各种政治手段,换掉翟让的旧部,以此来解决问题。但是,这个办法,需要足够的时间。而此时的李密,偏偏最缺的,就是时间。

  如果李密不能尽快解决起义军内部的问题,不能在最短时间内拿下洛阳。等到各地群雄将隋朝分割干净了。李密再想统一天下,难度会提升太多。

  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李密最终还是决定,选择对翟让这个恩人,挥动屠刀。李密邀请翟让,前来参加他的庆功宴。在酒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李密忽然让手下上前,杀死了翟让,同时还杀死了翟让的哥哥,以及部下王儒信。

  翟让一死,昔日翟让的那些旧部,自然就群龙无首,只能选择彻底依附于李密。就这样,李密用最小的代价,解决了起义军内部的矛盾。但同时,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这个最小的代价,恰恰也是最大的代价。

  在杀掉翟让的同时,李密失去的,是人心和道义。

  除掉翟让之后,李密对瓦岗军的指挥力度,再次上了一个台阶。所以接下来,当李密再次指挥瓦岗军,进攻洛阳的时候,洛阳守军就挡不住李密了。一场大战之后,王世充的十多万大军,被李密彻底打得崩溃,仅剩下了不足万人。

  此时的洛阳,对李密而言,已是近在咫尺。只要再经过一轮围城猛攻,给李密一点时间,肯定就能拿下洛阳。但就在这个时候,先后三个消息,再次打乱了李密的所有布置。

  首先,在李密和王世充死磕期间,李渊趁机千里奔袭长安,继而控制了整个关中地区。第二,打败了王世充之后,恰好天降大雪。正值隆冬时节,瓦岗军也无法再继续围攻洛阳,只能等来年开春再来。第三个消息,则是第二年开春之后,就在李密准备一举拿下洛阳的时候,江都方面忽然传来急报,杨广被麾下的禁军给勒死了。

  这些变化,都直接打乱了李密的战略规划。

  按照李密原本的规划,是要先攻占洛阳,然后进取长安,拿下关中。只要掌握了关中地区和中原地区,李密统一天下的大势,也就定了。但此时李渊却先他一步,攻下了长安,这就让他不得不更改自己的战略规划。洛阳方面,经过两个多月的缓冲之后,王世充虽然还没彻底恢复元气,但也恢复了一些力量。想要攻下洛阳,也需要一些时间。

  最重要的是,江都那边,杨广死了之后,他麾下十多万最精锐的隋朝大军,都被宇文化及所接管。宇文化及上位之后,打出的旗号是要带这些隋朝军队,返回关中。如此一来,他们就势必要经过瓦岗军的地盘,势必要和瓦岗军开战。

  所以,在经过仔细思考之后,李密再次做出了一个惊人的选择:暂时和王世充握手言和,转头去打宇文化及。

  在李密看来,王世充已经被他打残了,就算再给他几个月的时间,也恢复不了多少。如果强攻王世充,肯定要耗去很多时间,而且还要被宇文化及从背后攻击。最重要的是,就算拿下洛阳,也无法再西进关中,战略意义有限。相比之下,还是先解决宇文化及,控制江淮地区,意义更大。

  当李密提出握手言和的想法时,王世充自然是喜出望外。此时的王世充,也需要整合内部势力,恢复元气。所以,接下来双方握手言和之后,李密直接带着瓦岗军精锐,前去进攻宇文化及。

  李密和宇文化及的这场大战,打得十分艰难。因为宇文化及手上这十多万精锐,是原属于杨广的禁卫军队,是精锐中的精锐。李密领导的农民军,虽然兵力更占优势,但在单兵作战能力、武器装备方面,都远逊色宇文化及这边。

  不过好在,李密的个人才能,远胜过宇文化及。在李密的指挥下,经过多场大战之后,李密最终还是成功打垮了宇文化及,消灭了自己身后的威胁。

  解决了宇文化及之后,李密再次统领瓦岗军,前去进攻洛阳。但这一次,李密却犯了自己人生当中,最大的一个错误,那就是轻敌!

  在李密眼里,王世充只不过是一个手下败将,根本不值一提。而瓦岗军这边,却是连战连胜,气势如虹。但李密偏偏忘了,经过和宇文化及的大战之后,瓦岗军已经折损严重,战力十分有限。反观王世充那边,经过几个月的恢复之后,收拢了不少被打散的散兵,兵力再次膨胀。

  更重要的是,经过连番大胜之后,李密自己开始变得骄傲自满。打仗得到了财宝,也不再分给属下。如此一来,瓦岗军内部的人,便开始对李密离心离德。尤其是窦建德昔日的部下们,更是不愿效忠于李密。

  所以这一次,当王世充主动率军,前来进攻李密的时候,情况出现了反转。李密手下的很多瓦岗军大将,比如单雄信等人,直接在战场上投靠了王世充。最终,瓦岗军被打得大败。

  战败之后的李密,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为时已晚。正所谓墙倒众人推,瓦岗军的地盘,本就处于四战之地,周围强敌极多。原本瓦岗军兵强马壮,自然谁都不敢觊觎。但如今瓦岗军主力被打得崩溃了,周围的强敌们自然会如饿虎扑食一样,前来分割瓦岗军的地盘。

  为了解决这个困境,李密再次兵行险着。李密直接前往关中,打算暂时依附于李渊,得到李渊的支持。借李渊的力量,先稳住局面,守住瓦岗军的地盘再说。

  然而李密万万没想到的是,李渊是一个比他更老辣的权谋高手。等到李密到了长安之后,李渊摆出了最隆重的仪式,欢迎李密。但是接下来,李渊却直接软禁的李密,根本不给李密半点实权和兵马,同时派遣自己的部下,前去接收瓦岗军的地盘。

  这下子,李密终于知道自己上当了。

  眼见李渊一步步吞掉自己的地盘,李密也不傻,当即决定逃出长安,逃回自己的地盘,重整旗鼓再战。然而问题是,此时的李渊,怎么可能再给他机会?在李密逃跑的路上,李密被李渊麾下的将领盛彦师伏杀,当场干掉。

  一代枭雄,就此陨落。

  在李密被杀之后,原本庞大的瓦岗军,瞬间土崩瓦解。原属瓦岗军的地盘,也被李渊、窦建德、王世充等多方瓜分。昔日强大的隋末最强农民军,就此烟消云散,成为了历史。

  从李密的故事当中,我们不难看出:李密的一生,其实真的是十分传奇,而且深刻影响到了隋末的历史走向。如果李密没有参加杨玄感起兵,或是没有干掉张须陀,或是没有进攻宇文化及,隋末的历史都将会变得截然不同。

  在《旧唐书.李密传》当中,后世史家用‘乌阳既升,爝火不息。狂哉李密,始乱终逆’十六个字,作为李密一生的盖棺定论。这个狂字,更是完美地评价了李密的一生。

  如果不是对个人能力的骄狂,李密不会去投靠杨玄感,自然也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如果不是对自己的控制能力骄狂,李密也不会狂傲地杀死了翟让。如果不是对自己的军事能力骄狂,李密也不会轻视王世充,在大战疲惫之后,依然和王世充大战。

  李密这辈子,确实是毁在了这个狂字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92937.html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