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其中陆逊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智计无双的他一生打过败仗吗?请听历史百科小编详细道来。
相信大家都知道夷陵之战,演义里说火烧连营八百里,实际上这是夸张说法。但是陆逊从夷陵之战之后就已经成为孙吴军事统帅了,和诸葛亮很像,少年成名,位居高位数十年。只不过他比诸葛活得长了不少,而且后期击败曹魏,收服山越,稳定土著大族。要不是孙权年龄大了害怕他功高震主,把他给冤死了,要不然陆逊和他儿子应该能挡住西晋不少年。论地位两人差不多,但是论功绩,陆逊可能要强于诸葛亮。
陆逊在《三国志》中与诸葛亮独自立传,其定位独特。陆逊常年主掌军事,在治国上的功绩并不如诸葛亮显著,228年发生的街亭、石亭二战,诸葛亮以兵败告终,陆逊以全胜而赢。在军事行动上陆逊亦并非好战之辈,诸葛亮活跃的时期里陆逊并没有太大动作。故而非陆逊不会打败仗,是他根本就不打险仗,没周全胜算干脆不出兵。陈寿称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又赞叹陆逊的奇谋。
在三国时期论治军水平首推曹操、诸葛亮,曹操军法严厉,动则就使用重刑,这是他在乱世中控制人众最直接的手段。诸葛亮赏罚并重,骨子里是法家一套,倾向于严法治军。这两人建立的部队战斗力在三国数一数二的强悍。诸葛亮以正兵闻名后世,曹操精通虚实之道,对自己部队战斗力也相当自信,不怕打硬仗。陆逊与前者不同,他提倡先礼后刑,治军注重仁德,以获取民心为基础,使军民甘愿为自己效力。陆逊领军很少有与敌人正面打硬仗,每次作战无不以计策作为辅佐,疑兵、虚实、火攻、离间、佯攻、诈败无所不用。
暨艳力主反腐,陆逊常谏戒他态度不能太强硬,最终暨艳果如陆逊所言,他还是斗不过江东权贵。诸葛恪身为晚辈,陆逊传授他人生经验,说自己对前者共同进步,对下者加以扶持。陆逊在世时没有谁不服他,诸葛恪后来起兵二十万北伐,所能统领的部队是陆逊巅峰时期一倍之多,最终惨遭大败。诸葛恪也是一位有谋略的将领,可惜他没有陆逊那样能令下上信服的长者气度。
比起曹操、诸葛亮治乱的军事思想,陆逊首先思考收拢人心,他并不采取严厉军法控制军队,陆逊多次向孙权提倡以宽松政策治国,利用民力取胜,认为严刑峻法不是成大业者所为,更倾向于孔子足食足兵的军事思想。故而曹操、诸葛亮是法家,陆逊倾向于儒家。
陆逊以贤明被称为神君,荀彧的爷爷荀淑亦曾被称为神君。他们都是因为为官爱民,明察秋毫才被称之为神君。孙权占据荆州后,采纳陆逊以教化安抚的策略,使荆州没有发生过重大叛乱,相比之下曹操军令中有敌人抵抗将会被屠城的法令。曹操进攻河北,攻城略地的速度很快,但是反复叛乱的情况很多,正是因为他只讲究效率,对军民安抚做得不够,只是用威吓令敌人暂时降服。
陆逊对待敌国军民都采取优待政策,诱使魏国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裴生及夷王梅颐等倒戈来降。吴国境内民变甚多,陆逊不喜欢以军队讨伐,多采取安抚策略。诸如此类无不显示陆逊是一位有德之人,也许他不像曹操、刘备有进取天下的雄风,不如诸葛亮、周瑜匡乱的气魄。在历史的进程中有两种强人,一种是通过自己奋斗开创局面的英雄,一种就是能够顺应历史进程利用形势的智者。
陆逊毕生中没有打过真正全败的战役,所取胜之时也是全胜之仗。刘备伐吴时,先锋攻破秭归,陆逊退回有利于防守的夷陵地区与刘备相持。采取严密的守势不能够胜利,可兵法历来提倡先令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思考取胜之道。陆逊在刘备进攻时也不可能有必胜之法,在长时间对持中掌握对方将领的性格、战术、军队状态,从而想出取胜之法,这就是名将能顺应局势破敌的才能。
又如石亭之战,孙权与诸葛亮同年出兵,诸葛亮军春天就在街亭战败,孙权和陆逊一直筹备到五月,令周鲂做出诈降准备,一直到引诱曹休进军,八月份时陆逊才出兵。当时曹休败局已定,还没交战朱桓就进言派兵到夹石、挂车断曹休后路,陆逊否定了这一个战略。高明的将领在还没有实施具体战术前就已经算出战争的胜负,因为他们是根据整个战争的局势来判断胜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93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