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杂谈 > 正文

古人最早一天只吃两餐,那么后来是如何发展到“一日三餐”的?

  一开始物资所限,人们的餐食就跟《黄帝内经》所述一样:“饥则求食,饱则弃余”,没有固定的时间,后来社会发展起来后,相应的用餐礼仪和时间都出现了。古人最早一天只吃两餐,那么后来是如何发展到“一日三餐”的?

  一日两餐到一日三餐的演变

  饥一顿饱一顿的情况下,人们没有意识也没有那个精力讲究什么一日几餐。一日几餐是随着农耕文化发展,农耕技术进步,土地得到较多开垦,粮食产量增加,食物有了比较固定的供给后才逐渐讲究起来的。

  商周时代,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各种礼法制度开始制定,逐渐出现定时定点吃饭的做法,慢慢发展,到了战国到先秦这段时间,一日两餐的习惯逐渐奠定基础。这个时候人们大多数在一早一晚进食。

  在孔子所在的春秋时代,“朝曰饔,夕曰飧”,到了战国时期人们更普遍地把早餐叫“朝食”,晚餐叫“餔食”。都是一日两餐。


  进食的时间跟着日出日落时间而定,一般日出后吃早餐,所以早上7点到9点吃的饭都可以说是朝食;日落前吃晚餐,安排在下午2点到4点之间。具体什么时候进食都看一家人当日白天的劳作、学习怎么安排。

  另外,晚餐也就是“餔食”,一般都是早餐的剩饭热一热,也可能不热,直接吃冷的,总之不会再做新的饭。吃完饭,不需要多久就要休息了,也就不用再吃一餐了。

  到了两汉时期,一日三餐的说法逐渐出现,但仅仅在小范围实行,真正习惯这样做的都是权贵。他们有钱有闲,自己不需要大量时间去劳作,还有数量不少的奴仆为他们工作,自然有更多的精力去摆弄三餐。

  一般是早上5点~7点吃一顿,中午12点~2点吃一顿,晚上5点~7点吃一顿。权贵们即使犯了罪要被处罚,也会请求保有一日三餐,这就说明三餐还是两餐也是社会地位的一个区分,并不仅仅在饥饱之分上。

  普通人大多数还做不到一日三餐。不过,普通人的生活中出现了“寒具”这种东西,指的是点心,也就是在两餐之间饿了可以吃到一些点心。所以汉朝的时候一日三餐的习惯在王公贵族中已经普遍建立,在普通百姓中也已有雏形。

  但是特殊情况总是存在的,比如贵为皇帝的就特别阔气了,一日可吃四餐。《白虎通·礼乐》中有记载,皇帝的饮食一日之间有平旦食、昼食、餔食和暮食,这很明显就是一日四餐了。

  不过,如果遇到大的天灾,粮食减产严重,百姓生活困苦,皇帝也会主动减少餐食来表示对自己的惩罚。不过皇帝对自己的惩罚相比百姓的困苦还是轻了许多。

  战乱年间或者遇到饥荒,普通百姓别说一日三餐,一日两餐,能保证每天一顿不饿死就已经需要很多的努力了。

  有的家庭如果孩子众多,在孩子还没有成长为成年劳力的时候,粮食消耗远不及收入,餐食也会受影响,可能一天也仅有一顿,能吃到两顿饱饭的都算家境非常好的了。

  总体来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在漫长的秦汉文明中都并没有很大的、实质的提升。饮食越来越奢华、越来越精美的是达官显贵。而把达官显贵养得如此奢靡富裕的也正是不能一日饱餐三顿却要终日劳作的普通老百姓。

  进入唐宋后,我国古代进入了经济非常繁荣的一个盛世,物质条件较以往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商品经济非常繁荣,百姓生活富足,而且许多蔬菜、粮食、水果被引起种植,这促进了一日三餐在民间也得以推进。

  到了宋朝,更是如此。而且宋朝出现了一个制度上的变化,就是取消宵禁,这也就把人们夜间休息的时间延后了。

  取消宵禁后的宋朝夜市文化非常繁荣,有玩的,有吃的,有喝的。那时候的汴梁晚上往往灯火通明,达官显贵、豪门富户很多都会出门玩,自然免不了吃吃喝喝。

  普通老百姓逛得晚了,也会饿,饿了就会在夜市上再吃一顿。这一顿就是我们现在的宵夜,但对当时大多数的老百姓来说是第三餐。

  但这个时候一日两餐仍然是主流,三餐仍然只是存在于达官显贵、豪门富户中间,普通老百姓日日三餐的还是很少。

  在明朝,江南鱼米之乡,东南部比较发达富饶的地区,一日三餐真正开始普及,佃农或者城市里的工匠都可以一日三餐了。

  但在北方,大多数普通百姓仍然是一日两餐。全国百姓都有了一日应该三餐的概念是清朝末期甚至是民国的事了。这时候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人们劳动时间也明显延长了。

  皇帝仍然是特例,在清朝早期,皇帝的饮食是两餐的,因为他们在入关做主之前的生活以渔猎为主,生活物资没有那么丰富,习惯一日两餐,入关做了皇帝之后也坚持了这样的规则。

  只是有记载说清朝皇帝是“明二暗四”,除了正式地两餐,还有早点、晚点什么的。所以两餐只是表面上的,毕竟是皇帝,实力摆在那里,不会苦了自己的。我们在电视剧里也可以看到各路嫔妃们经常会给皇帝送点心讨好,那加起来就是一日多餐了。

  一日几餐最终由经济基础决定

  一日几餐的演变梳理下来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问题不由某个人决定,即使皇帝下令了以后每天一日三餐,百姓吃不起也还是执行不了。

  二餐到三餐的演变最内在原因还是经济基础,除此之外以生产为生活重心、照明条件不具备等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然也决定了餐饮文化。从没概念到一日两餐再到一日三餐的餐食演变史我们可以看出,一日几餐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经济发展得好,那么一日三餐的人就更多;时代越先进,经济越发展,能提供的物质越丰富,人们的需求也会跟着上涨,要比先人多享受一些。

  南方较北方更早普及一日三餐也只是因为南方更加富庶,百姓手里的粮食、口袋里的钱财更多而已。由大及小,同样的道理一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好,那么一日三餐的几率就更高。

  同一时代下,有的人家一天一餐,有的人家一天两餐,有的人家可以吃到“寒具”,达到三餐,自然看的也是自家经济条件怎么样了。

  到了现代,在北方有些农村还需要种地的有些人家,三餐还是两餐也不是固定的,要根据农忙还是农闲来定。

  农忙时间一般都是三餐,早上六七点简单吃一点,趁着天气凉快下地干活,到十一点左右天气转热,日晒强烈的时候就回家歇晌,这时候吃午餐,下午三四点天气逐渐凉快下去再次下地干活,到晚上七八点天逐渐转黑,蚊虫开始肆虐的时候回家吃晚餐。

  到了冬天农闲了,除了上学的孩子,其他人早起也没什么事做,所以一般都睡到八九点起床,十点左右吃一顿饭,下午四五点再吃一顿,省时省力,非常合理。

  古代也一样,百姓的生活主要以种田为重心做安排。但他们农忙时却仍然没有安排午餐这重要的可以补充能量的一餐,则主要是因为古代的晚上照明是个大问题。

  在古代照明是个大问题。现代农忙时间中午可以休息可以吃饭,晚上可以晚一些回家,并不影响什么。

  古代农民是不行的,因为白天的时间就那么多,如果把时间用在休息、吃饭上了,农活就要落下,晚上又不能干活,因为没有灯,可能也买不起灯油、蜡烛,所以最重要的劳作就要乘着天亮的时候加紧进行,不敢浪费时间。

  著名的凿壁偷光的故事也从侧面告诉我们古代的很多人在夜里基本上是什么都做不了的。如果有人在白天浪费时间,还会被鄙夷,比如孔子的弟子宰予大白天睡觉,就被孔子讥讽“朽木不可雕”。

  这样,在天亮后吃一顿,吃完去劳作,天黑前吃一顿,吃完去休息就是很合理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是人们无法对抗自然规律而做出的顺其自然的选择。

  总结

  从物质匮乏到极大丰富,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富裕生活。我们现在的生活在古代是无法想象的,抛开科技就单从饮食上说都是天壤之别。

  古代人恐怕也无法想象现代人有这么多折腾减肥的,为了减肥有的人把一日三餐又减为两餐甚至一餐。很难实现三餐的古代人知道了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当然,这也是我们现在生活得还不错的明证,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生活,不要随便浪费粮食,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95719.html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