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夏原吉传》记载:“原吉和蹇义都是在太祖时起家。蹇义主持选官,原吉掌管财政,都长达二十七年之久,名位早于三杨。仁宗和宣宗时期,他外兼台省,内参馆阁,与三杨一起同心辅政。蹇义长于出谋划策,杨荣长于临事果断,而原吉与士奇尤长于顾全大局,具有古代大臣的作风和功绩。”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建文旧臣夏元吉为何没被牵连,还成为了五朝元老?
夏原吉算是出身寒门的贵子了,虽说幼年丧父,但却好学(群籍靡不通,尤精《诗》、《春秋》),于洪武二十三年中举人,并被举荐到国子监就学。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中,夏原吉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他就是明朝开国太祖朱元璋。有一天,朱元璋心血来潮想去国子监视察一下那些学子们,进入国子监后,学子们并没有好好学习,而是在嬉戏打闹,正要斥责时,却一眼看到了人群中正襟危坐、丝毫没有想要融入喧嚣世界的夏原吉,他认为这样的人才要是早用,岂不是更好一些。就这样,夏原吉当场就被朱元璋破格提拔为户部主事。
等到朱元璋驾崩之后,夏原吉在建文帝朱允炆的赏赐之下,更进一步地升任为户部右侍郎。不过,夏原吉并没有在京城任官,反而被派往地方体察民情和清查贪官污吏。“建文初年,升任户部右侍郎。第二年充任采访使。巡视福建时,所过郡县乡邑,都检查吏治好坏,询问百姓疾苦。人们都很高兴和敬佩。不久,移驻蕲州。”
直到大明王朝被改天换地之后,夏原吉才以一种极为特殊的方式回到了京城,他被朱棣的亲兵五花大绑地带到了朱棣的面前。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威胁,夏原吉并没有任何慌张,反而请求朱棣再给他三天时间,让他整理好户部的档案。也正是夏原吉的这个工作态度,让朱棣明白人才难得,再加上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时,夏原吉在外并没有参与。所以朱棣称帝之后,夏原吉直接从户部右侍郎升至户部尚书,一跃成为六部大佬之一。
不仅如此,夏原吉还非常清廉。永乐年间,朱棣曾数次北伐大漠,每一次都是劳民伤财。在永乐十九年时,作为户部尚书的夏原吉冒死劝谏,想让朱棣停止北伐,但以朱棣的脾气,怎么可能会听呢,于是就将夏原吉下狱并抄家。抄家的人发现夏原吉的家中,除了皇帝赏赐的东西之外,剩下的就是一些家用的瓶瓶罐罐了,这一发现让朱棣平静下来,但也没有因此放掉夏原吉。
就这样,夏原吉在监狱中等来了朱棣的死讯,同时也迎来了大明王朝的第四位皇帝朱高炽,并且还提出了三个建议:第一、赈济灾民,减免税赋,第二、精简开支,停止郑和下西洋,第三、向云南、交趾地区各道采办金银。之后,夏原吉被官复原职,继续担任户部尚书。
虽说朱高炽只在位一年,却得了“仁宗”的庙号。朱高炽死后,他的嫡长子朱瞻基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第五位皇帝,虽说到了此时,夏原吉只剩下了五年的寿命,但却为日后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坚实基础。最终,夏原吉逝世于宣德五年,谥号忠靖,获准世代不被征收赋税徭役。
至此,夏原吉成为了大明王朝的五朝元老。
朱棣评价:“夏某太祖之臣也,彼忠于太祖,故忠于建文,又岂不忠于朕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97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