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杂谈 > 正文

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在哪里?记载了什么?

  还不知道: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在哪里?记载了什么?药方洞在龙门西山奉先寺和古阳洞之间,开凿于北魏晚期。窟门两侧所刻之古代药方,共一百四十多个。药方中提到了治疗癌症的方法和治疗传染病的方法。

  洞门两侧刻有药方150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药材在民间都能找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

  洞窟概况

  1998年中国河南省医科大学出版社,发行了一本颇为奇特的医药书籍。说它奇特,是因为里面介绍的药方,都不是现代中医的临床成果,而是来自于药方洞中。药方洞位于河南古城洛阳龙门石窟,因为洞中镌刻有百余个石刻古药方而被人们格外关注。

  药方洞高约4米,宽3米,两侧雕有八角莲柱,并且各有一个刚劲雄健的力士,造型甚为精美。从洞门上方的造窟碑中可以得知,此石窟为“药方洞”,最早开凿于北魏晚期,后经过东魏北齐,直至唐初仍有雕刻,因此在雕刻上呈现出不同时代的多种艺术风格。


  走进洞内,可以看到正壁是具有北齐时期风格的五尊大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他们头部硕大、肩胸圆浑、身躯如柱,已不同于北魏时期清瘦秀劲的造型。可以说是由北魏“秀骨清像型”向唐代“褒衣博带式”转化的一种“过渡型”。

  在洞内窟顶的中央,刻有一个重瓣莲花藻井,周围围绕着手持笙、笛、排箫等乐器的四身飞天,风格各异,神采飞扬。

  在药方洞中,最吸人的却不是这些精美而悠久的石窟雕像,而是刻于洞口石壁上的一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它们都是年代久远,治疗各种疾病的古药方子。

  经过考证,药方洞口的石壁上,共刻有古药方140多个,能治疗40多种疾病。其中涉及的科目有内科、外科、儿科、妇科、肿瘤科等,种类相当齐全。尤为令人称奇的是,里面所用药物多是中国农村常见的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大多数至今仍在民间沿袭传用。

  名称由来

  药方洞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而得名。

  建造历史

  药方洞始建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和北齐,到唐初还有雕刻。

  洞内造像

  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正壁主佛身躯粗壮,造型敦实厚重。佛和菩萨衣服宽松,褶纹稀疏。其造像特征、衣饰、刀法都具有响堂山石窟像的基本特征。洞中五尊佛像,身躯硬直少曲线,脖子短粗,身体硕壮,菩萨头冠两旁的带子很长,下垂到胳膊上部。这都是北齐造像的特征。

  价值影响

  药方洞的这些药方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的疾病,而且还能治疗疑难杂症,如:疗噎方可以治疗食道癌。其中有95方在公元10世纪被一位日本学者收录在《医心方》中,足见它的价值和影响。药方洞的药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对研究中国医药学起重要的作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97929.html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