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杂谈 > 正文

在刘禅选择投降的时刻,南蛮军队为什么不来救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收服南中,深得南中民心,为何蜀汉灭亡时,不见南中来救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三国的历史上,诸葛亮平定南中,收服孟获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但是,在蜀汉灭亡的时候,刘禅面对邓艾的魏军,却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境地。那么,在刘禅选择投降的时刻,诸葛亮收服的南中的蛮族军队,为什么不来救援呢?

  一、诸葛亮收服孟获与善后措施。

  在夷陵之战后,由于战役的失败,蜀军主力损失惨重。这样,刘备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力随之减弱,各种叛乱也随之而来。这中间也有东吴的推波助澜,他们给那些叛乱头目封官晋爵,许诺种种好处。因此,刘备只得亲自镇守永安,而李严和诸葛亮则四处扑灭叛乱,维持蜀汉政权的稳定。

  在这些叛乱中,属南中的叛乱最为严重。诸葛亮对此也十分重视,他为了保证平叛的成功,专门训练新军,做了一年的准备。在出发的时候,他的手下马谡向他建议,要采取攻心战术,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十分欣赏马谡的建议,欣然采纳了它。

  诸葛亮在平叛的过程中,尤其重视收服当地蛮族的首领孟获。这是因为孟获这个人很有才能,也深得当地百姓的信任。如果收服了孟获,就能够保证当地的平安。于是诸葛亮与孟获交手,将他七擒七纵,彻底让孟获心服口服。孟获亲口对诸葛亮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至此,诸葛亮对南中的平叛行动才宣告大功告成。

  在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他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了“即其渠帅而用之”的方式。并不派外人来统治当地,这样就收取了当地的民心。不过,这种方式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在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当地百姓摄于诸葛亮的威德,是不会造反的。有弊的一面则是蜀汉政权对当地的控制力较差,容易出现意外情况。

  不管怎么说,在诸葛亮的时代,南中还是对蜀汉政权十分效忠的。史书说,南中地区向蜀汉输送了大批战略物资,使得蜀汉“国以富饶”。同时,南中招募的健壮青年组成了著名的“无当飞军”,在北伐战争中由著名战将王平统帅,屡建奇功。

  二、孟获为何不救刘禅。

  那么,当邓艾偷渡阴平,在绵竹打败诸葛瞻率领的蜀军中央直属军队后,为什么没有看到孟获前来增援呢?这是因为,此时的蜀汉,已经与诸葛亮时期的蜀汉完全不同了。

  首先是孟获在当时早就见不到史书记载了。在当时,诸葛亮已经去世三十年了,孟获就算还活在世上,也是一个年迈的老人了。他想要率领军队来救援刘禅,也会力不从心。而且,我们也没有看到史书上记载,有刘禅和孟获之间的来往。孟获心服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刘禅。刘禅对孟获没有什么恩德,孟获为什么要来救援他呢?

  其次,南中也无力来救援刘禅。我们看三国的历史,就会发现,吴蜀两国对少数民族的方针。由于战争的消耗,以及占据区域的狭小,经济的落后,吴蜀在实力上远不如魏国。尤其是在人口方面,由于曹魏对昔日占领区采取人口迁移政策,使得吴蜀两国占领的都是一片无人区域。为了解决人口问题,两国都把目光投向了少数民族区域。

  吴国采取的方式是武力征服,抓捕少数民族人口。在《三国志诸葛恪传》中,就描写了这种情况。而蜀国采取的方式则要温和一些,那就是招募少数民族人员。在组成“无当飞军”的时候,诸葛亮就将军队和他们的眷属一万多户迁移到了蜀中。这样一来,既补充了人口,又减少了南中叛乱的隐患,一举两得。

  可是,这同时也削弱了蜀中的实力。在刘禅直辖的中央军队被诸葛瞻带到绵竹,遭到邓艾毁灭性打击的时候,南中原本就虚弱的军队,根本就指望不上。与其指望南中的增援,还不如等姜维的蜀军主力支援更靠谱一些。

  第三个原因就是南中也并不是蜀汉的一片净土。我们看《三国志》中的记载,南中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在诸葛亮平叛后就安定下来了。在《李恢传》中,就记载了在诸葛亮回师后,南中复叛的情况。是在李恢的讨伐下,才再次平定了南中。

  而在《张嶷传》中写的更是露骨。在诸葛亮平叛回师后,南中的太守都被重新反叛的夷人杀了两个。是张嶷担任太守后,才平定了当地的叛乱。后来张嶷致力于当地的建设,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张嶷在跟随姜维北伐时战死,南中的百姓听说后十分悲痛。

  我们从这些历史的记载,就能够感受到南中并非是一片净土。一个对蜀汉没有多强的向心力的地区,怎么可能会出现自愿支援刘禅的军队呢?

  三、刘禅的选择。

  我们从刘禅的选择,也能够印证上面的分析。当时刘禅和臣子进行商议的时候,大家一共提出了几个方案,一是投奔东吴,一是逃往南中,一是投降。而坚持投降观点的谯周,对奔吴和逃亡南中都进行了批驳,最终说服了刘禅,劝他投降了。

  其实刘禅本意并不想投降,他到最后一刻还是想逃亡南中。他认为南中险阻,还可以将蜀汉政权苟延残喘下去。而谯周说的不能逃亡南中的理由,则针对了刘禅想法的要害。谯周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说服刘禅的。

  一是人心已变,现在逃亡南中,恐怕到半路上就会人员逃散。刘禅根本就到不了南中,反而还会遭遇不测。二是蜀汉对南中地区的控制力差,平时不要求他们贡献,南中还出现反叛现象。现在势穷力竭去南中,南中肯定会反叛。三是即便是南中接纳了刘禅,刘禅在南中住下,要求当地对自己供奉,当地负担不起,还是要反叛。四是刘禅可以去南中,而魏军也会去南中,在魏军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刘禅在南中是难以生存的。

  在谯周的劝说下,刘禅最终放弃逃亡南中的方案,向魏军投降。而在谯周的这些劝说刘禅的理由中,最打动刘禅心灵的,就是南中必然会造反这一条了。由此可见,南中在蜀汉政权中的真实情况,想要那里派兵救援刘禅是根本不可能的。

  结语:

  在邓艾偷渡阴平,打到成都城下时,刘禅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当时南中的军队根本不可能前来救援刘禅,倒是刘禅考虑如何去投奔南中。但是,在谯周的劝说下,刘禅放弃了这个想法,向邓艾投降了。

  这是因为,当年在诸葛亮南征时投降的孟获,这是即便没死,也是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了。他是根本不可能率领军队来援的。而且南中的青壮年,在诸葛亮时代就已经基本被迁移一空,组成了蜀军的主力军队。剩下的部落,还经常发生叛乱。在这种情况下,南中既没有领头人,也没有军队可以来救援刘禅。连刘禅到达南中,也难以保证刘禅的安全。这也是刘禅最终投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99355.html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