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杂谈 > 正文

古代年终奖怎么发?古代年终奖发放办法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很多小伙伴都对古代的年终奖怎么发比较感兴趣,今天历史百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古代年终奖发放办法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其实年终奖在我国自古就有,而且朝代不同发放方式也不尽相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穿越古代来看看他们过年时如何发年终奖的,在我国古代,高级官员的年终奖由朝廷发放,小官和小吏的年终奖则需要他们自己想办法创收。


  东汉时期,一到腊月,皇帝就开始给文武百官发年终奖。《汉官仪》中记载“腊赐”一项为:大将军、三公各钱2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特进、侯15万,卿10万,校尉5万,尚书3万,侍中、将、大夫各2万,千石、六百石各7千,虎贲郎、羽林郎3千。据说当时三公和大将军的月薪只有17500钱,领这一回年终奖,相当于一年的工资了。

  宋代官员的俸禄包括正俸(钱)、禄粟(米)、职钱、公用钱、职田、茶汤钱、给卷(差旅费)、厨料、薪炭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目,工资虽然很高,但年终奖却很少。每年冬至,皇帝给高级官员们发年终奖,宰相、枢密使以及曾经封王的大臣,每人只有5只羊、5石面、两石米、两坛子黄酒而已。

  清朝皇帝年底多用荷包赏赐大臣。这赏赐的荷包里究竟会装着多少钱呢?岁末皇帝赐给蒙古亲王的那对大荷包里,一般装有各色玉石八宝一份;小荷包四对,内装金银八宝各一份;又小荷包一个,内装金银钱四枚,金银锞四枚,这也算是挺丰厚的“年终奖”了。

  民国时期,商店的伙计、公司的职员一般也都有年终奖。年终奖有多有少,掌柜或者经理可能有上千块或者几百块大洋的年终奖,伙计和普通工人有个几十块或者几块大洋的年终奖已经很不错了。商铺和作坊都有一批学徒,学徒一般是没有工钱的,可是却有年终奖。大方的老板会给个二三十块大洋的红包,小气的老板会管学徒一顿好饭,这顿好饭也可以算是年终奖。那时候一年360日(阴历),地主家的长工吃肉的日子大概有20多天。这些日子多数集中在正月,地主家给长工吃肉则是一种拉拢鼓励的表示,而正月没有给长工加肉的东家,会蒙上悭吝的恶名。这吃肉也可算是长工的年终奖了。

  秦汉魏晋时期,公文写在竹简上,公文传达过程中,用口袋把公文装起来,再糊上胶泥,盖上公章。另一个部门收到这个口袋,剥掉胶泥,把公文倒出来,装公文的这个口袋就成了废品。那时候装竹简的口袋有皮质的,有丝织的,也有麻布的,都能卖钱。攒的口袋多了,到年底运到市场上卖掉,年终奖就有了。


  唐朝和宋朝有一段时间允许各州府衙门向民间放高利贷。高利贷的本金,有朝廷拨付的“本钱”和“公用钱”,也有官员们自己凑的集资款。获得的利润,国家财政抽小头,地方留大头,大部分利息都存进了小金库,其中一些钱用到岁尾发年货、发红包。

  明清时期官员的俸禄很低,京官的年终奖金不是朝廷发,而是来自地方官员。当时地方官员来钱渠道多,而京官就比较穷困一些。地方官员为获取信息和得到京官的照应,每当冬日降临,往往以为京官购置取暖木炭为名,向六部司官孝敬钱财,此谓“炭敬”。

  炭敬是“馈岁”(新年礼物)的意思,所以地方官员赠送所附的信里一般不直接说数目,而以梅花诗八韵、十韵或数十韵来代替,如果是四十两银子就说是“四十贤人”,三百两就说“毛诗一部”,显得很儒雅。有人送贝勒载涛一千两银子,信封上写的是“千佛名经”四个字,可这个花花公子连这个意思都不懂,还拿给别人看,后来拆开来,才发现里面是一千两的银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100724.html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