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存在着三个主要政权,苟延残喘的明朝,锐意进关的清朝,以及代表以李自成为主的大顺朝。1644年注定是个不平静的一年。
此时的明朝可谓是已经气数无多,既要防备农民军随时会攻向北京,一面要防备虎视眈眈的清朝铁骑。随着孙传庭在潼关战死,潼关失陷,崇祯能够用的军队只剩下关外的关宁军。
这一年,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并且发出了讨大明檄,开始向北京进军。“磋尔大明气数已尽!”的声音不断回响在崇祯帝的大殿中。
1644年三月,明崇祯帝朱由检调在山海关外抵御清军的吴三桂率部队入京,清军趁此机会占领了明在关外的全部土地。与此同时,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农民起义军攻陷明都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此时的吴三桂成为了丧家之犬,此时的清廷摄政王多尔衮率领10万大军挥师南下攻明。十一日,清军抵达辽河得知大顺农民起义军已经占领了北京。多尔衮召集众将商议,明降将洪承畴认为应该出其不意接近北京的蓟州、密云,急行赶往北京,在大顺尚未站稳脚跟前攻其不备,夺得天下。多尔衮采纳了他的建议。
而李自成这边为了招降吴三桂,特意让他困在北京的父亲吴襄修书一封劝他归降,吴三桂决定归顺大顺军。去投降的路中,听闻李自成杀害其家人妻子的消息,于是改变初衷,拒绝投降,回到山海关便赶走唐通,部署防御工事,吴三桂自知兵力有限,不能与李自成为敌,于是向清军多尔衮求援。
李自成知道后便率大军二十万攻打山海关(关于大顺军人数有争议,此处采用《明史》),为争取吴三桂,携明朝太子朱慈烺和吴襄随军同行。李自成对清军情况不明,行动迟缓,四月二十一日才抵达山海关下,在石河西岸与吴三桂部成对峙之势。同日,李自成的大顺军与吴三桂于一片石、西罗城进行恶战,甫开战吴军小胜于西罗城,接着李自成军猛攻东罗、北翼二城。
当晚,清军进至山海关外15里处一线集结。山海关北依角山,南傍渤海, 城高墙坚, 外筑罗城、翼城互为犄角,易守难攻。守军除吴三桂部外,还有山海关总兵高第部一万、乡勇约三万人。李自成抵关当日,向吴三桂发出逼降通牒,遭拒绝后,一面令唐通、白广恩部近二万人从一片石出边立营,断吴三桂退路,一面以主力六万分别对西罗、北翼和东罗城猛攻。吴三桂以主力列阵于西罗城石河以西一线,阻止大顺军攻关。双方激战于西罗城附近,守军为摆脱困境,诈降诱大顺军数千人抵近城垣,在城上突发火炮。大顺军死伤甚众,被迫后撤。在北翼城,大顺军利用居高临下地形,猛攻城垣,激战至翌日黎明,迫守军一部投降。但因其他各城未下,大顺军未能进据罗城。但是由于大顺军有着人数的优势,双方激战了一昼夜,吴军濒临全线崩溃。
二十一日夜,多尔衮率领的清军抵达关外的威远城,击败唐通部队后,静观其变准备坐收渔翁之利。二十二日晨,吴三桂向清剃发称臣,并打开山海关城门。清军趁风沙弥漫时,突然杀出。大顺军猝不及防,阵脚大乱,虽奋力抵挡,但最终接连战败。李自成带军边战边退,最终大顺军失败。此后李自成连战连败,一路被吴三桂追着打,从永平退到北京。二十九日,李自成率军仓促向西撤出。多尔衮命吴三桂追击,自己亲自统领清军进入北京。
另外由于骄兵而失败的李自成没有吸收教训,听信牛金星谗言,诛杀大将李岩,原本涣散的军心立刻荡然无存。士兵们看不到东山再起的希望,纷纷逃脱。最后在一处的地方武装势力中,李自成被伏而亡。
此战,清摄政王多尔衮善于抓住战机,利用矛盾,采用正确的战术,一举获胜,为清军入主中原,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此次山海关大战也被历史学家誉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山海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和深远意义的一次重要作战。
活在今朝,也须回首往昔峥嵘岁月。关注微信公众号「涨知史」,一起来和大家涨历史知识,览岁月变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102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