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小说多为女性所热爱,张爱玲写过哪些小说呢?张爱玲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才会造就张爱玲如此高的文学成就!张爱玲小说的经典语录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张爱玲简介: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1944年张爱玲结识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终年75岁,被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过世一个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为她举行了追悼会,追悼会后,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张爱玲生平经历介绍:
张爱玲的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张爱玲系出名门,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父亲张志沂(字廷众)、母黄素琼(字逸梵)。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于上海麦根路(今泰兴路),原籍河北丰润,原名张煐。1921年12月11日,唯一的弟弟张子静出生。1922年张爱玲随父亲迁居浙江温州。父任职金浦路铁路局英文秘书。1924年,张爱玲开始私塾教育,母亲与姑姑张茂渊奔赴欧洲游学,张爱玲由姨奶奶看管。1928年,父亲辞去职务,由天津搬回上海,母亲和姑姑也由英国返回上海。张爱玲开始学习绘画,英文和钢琴,并开始读《三国演义》、《西游记》、《七侠五义》等古典名著。
1930年入黄氏小学插班读六年级。张瑛改名为张爱玲(改自其英文名:Eileen),同年父母协议离婚,母亲与姑姑搬出宝隆花园洋房,在法租界租房住,张爱玲仍然随父亲生活。张爱玲的小说,无论结局是好是坏都给人以一种悲凉的感觉。张爱玲文笔冷静,小说常用第三人称即“他”来描写,以一种全知的视角来叙述,小说中虽然没有掺杂太多作者个人的情感,但是感情基调悲凉。如《倾城之恋》中的开头写道“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故事——不问也罢!”
结尾虽然白流苏如愿以偿嫁给了范柳原,但是作者却冷眼说道“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了。”“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以及呼应开头的胡琴声又响起。战争的混乱使白流苏认识到人的生命在大动荡中微不足道,所有关于爱情的实验到头来都经不过乱世的冲击,白流苏范柳原不过的婚姻,不过是两个战乱中的人对未来的迷茫对生命难以把握的结局。
这一切实际上都反应了一种个人情绪:大限来临的惶恐和个人的迷失。再如《金锁记》中一开头从月亮写起,“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比眼前的月亮大、白、圆;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来看,再好的月亮也不免带着凄凉。”小说中的曹七巧用“三十年来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然而'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人还没完——完不了。”
张爱玲小说的语言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大量的运用比喻,对照、反讽、色彩描写等手。如在《沉香屑—第一炉香》里她曾写到“薇龙那天穿着一件磁青薄绸旗袍,给他那双绿眼睛一看,她觉得她的手臂像热腾腾的牛奶似的,从青色的壶里倒了出来,管也管不住,整个的自己全泼出来了”。这是一段以热牛奶比喻女人臂膊之洁白美丽的绝妙描写。这样的描写既通过读者的视觉来让人感受到乔琪的色迷心窍、蠢蠢欲动的形象,又表现了薇龙的竭力自持却又虚荣不能自拔的心态。
在《金锁记》里,她写道:“她到了窗前,揭开了那边上缀有小绒球的墨绿样式窗帘,季泽正在弄堂里往外走,长衫搭在肩上,清甜的风像一群白鸽子钻进他的纺绸裤缝里去了,哪儿都钻到了,飘飘拍着翅子。”这是人物处于阴沉压抑的环境中,爱情终归破灭的情境。没有大段的铺张描写和渲染,文字精练动人,却将那种伤感表现的非常深入,自然灵动。
张爱玲自称:“我甚至只是写男女之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肆的。”不管是张爱玲的小说还是散文都是描述那个时代的人们和生活,如《倾城之恋》描写了白流苏在离婚后,因为受不了家里人的不停给她闲气受想通过嫁给范柳原改变现状,最终如愿以偿的故事。
《红玫瑰与白玫瑰》通过讲述振保的情史来展示两性之间对恋爱和婚姻的差别。《色戒》是关于王佳芝通过美人计意图杀害汉奸易先生,最后却发现自己爱上了易先生,而放走了他自己却惨遭杀害。张爱玲的散文虽然不如小说成就高,但是其中的名篇《中国的日夜》通过一个妓女的视角描写周遭的一切。
其它作品如《谈音乐》、《谈舞蹈》、《自己的文章》描写的是关于某种事情的看法,但是张爱玲的散文很“散”即使看是议论文的文章,如上面所说的几篇,也没有一个固定的主题和中心,让人感觉全是作者信手拈来。
1934年父亲再婚,后母为孙宝琦之女孙用蕃,并迁回麦根路别墅。张爱玲写《理想中的理想村》、《摩登红楼梦》、《后母的心》等文章,但是皆未发表。1936年,母亲携美国男友返回上海,张爱玲在《凤藻》上发表散文《秋雨》。1937年,张爱玲在圣玛利亚校刊《国光》半月刊发表小说《牛》、《霸王别姬》及评张若谨小说《若馨评》。
在《凤藻》发表《论卡通画之前途》。后与后母因一点小事发生口角,被父亲责打,并拘禁半年。1938年年初,张爱玲趁夜逃到母亲家(详见张爱玲自传散文《私语》)。同年张爱玲参加伦敦大学远东区入学考试,得第一名。1939年,张爱玲与母亲,姑姑迁居静安寺路赫德路口爱丁堡公寓(今常德公寓)5楼51室。
因战乱持伦敦大学成绩单入读香港大学文科,认识终生挚友炎樱。1940年,张爱玲的散文《我的天才梦》参加《西风》三周年纪念征文,获第十三名荣誉奖,并获学校两项奖学金。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爆发,香港沦陷,港大也因此停课,母亲的男友死在新加坡战火。
张爱玲经典语录:
1、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5、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语言,随身带着一种袖珍戏剧。6、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是那么痛快。7、教书很难――又要做戏,又要做人。8、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9、最可厌的人,如果你细加研究,结果总发现他不过是个可怜人。10、生命有它的图案,我们惟有临摹。
张爱玲小说盘点:
1943年:《沉香屑-第一炉香》、《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倾城之恋》、《金锁记》。《心经》、《琉璃瓦》、《散戏》、《封锁》、《公寓生活记趣》、《洋人看京戏及其他》、《更衣记》。
《传奇》由杂志月刊社出版「天地」杂志刊载、《童言无忌》、《造人》、《打人》、《私语》、《中国人的宗教》、《谈跳舞》、《道路以目》、《烬馀录》、《谈女人》、《散戏》、《炎樱语录》、《谈音乐》、《自己的文章》、《桂花蒸阿小悲秋》。
1945:《创世纪》、《姑姑语录》、《留情》、《苏青张爱玲对谈记》、《吉利》、《浪子与善女人》译作「小天地」月刊刊载、《气短情长及其他》、《卷首玉照及其他》、《双声》、《我看苏青》。1947年:《华丽缘》、《多少恨》《传奇》增订本由山河图书公司出版。1948年:《十八春》(后改名《半生缘》)1954年:《秧歌》、《赤地之恋》,今日世界出版社刊行译作《无头骑士》。
1966年:《怨女》1973年:定居洛杉矶、《初评红楼梦》。1974年:《谈看书》《谈看书后记》。1975年:完成英译《海上花列传》。1976年:《张看》,同年,《叁详红楼梦》《张看自序》。1977年:《红楼梦魇》1979年:《色•戒》
1991年:《张爱玲全集》典藏版;《秧歌》《赤地之恋》《流言》《怨女》《倾城之恋》《第一炉香》《半生缘》《张看》《红楼梦魇》《海上花开》《海上花落》《惘然记》《续集》《馀韵》由皇冠文学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93年:完成《对照记》。
一般说来,皇冠出版发行的张爱玲作品收录最为详尽,版本更贴近原著,其中的中英文译本得到张爱玲本人的支持,是国内张学研究的底本之一。《金锁记》写于1943年,刊《杂志》第12卷第2至3期,收入1944年上海杂志社出版的《传奇》。《红楼梦》是一出悲剧,张爱玲的作品也是一出出的悲剧。读张的作品,会使人沉浸在一种“深长的苍凉”中。她的语言是晦暗的,使她的作品全篇笼罩着悲凉之风。
有人说:“张爱玲无疑是近于红楼梦的,她作品中荒凉的基调是建立在对于日常生活的描述上的,而且是对日常细节的不厌其烦的描述上的。‘细节往往中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悲观。一切对于人生的笼统观察都指向虚无。’”“她的文字常常流溢着水也洗涤不去的浓重悲愁与苦涩,它们往往像雾气一样既清晰又飘忽不定,令人难解其原因。”
《沉香屑》的两炉香是悲剧;最著名的《金锁记》是悲剧;《半生缘》是悲剧……只有《倾城之恋》有个完满的结局,但那却是建立在世界被毁灭,文明被毁灭的前提下,而在这种情况下,范柳原的神经也只不过是在麻痹之上多加了一些疲倦。“他不过是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子。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个人主义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是战争使范柳原恢复了一些人性,使把婚姻当职业看的流苏有一些转变。
以上关于张爱玲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相关标签和专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115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