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杂谈 > 正文

古代四时是怎么来的

古人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又称四季。但在商代和西周前期,却只有春秋二时。这当与物候有关。因为春天是草木萌生的季节,而秋天则是禾黍成熟的季节,春、秋代序,便意味着一年。故《离骚》将“春与秋其代序”与“日月忽其不淹”对举。

古代四时是怎么来的

而《庄子·逍遥游》谓“蟪蛄不知春秋”,也就是说蟪蛄活不到一年。古代史官所修史书亦称“春秋”,如《墨子》中便提到过“百家春秋”,那也是因为史书按年编排的缘故,即所谓“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杜预《春秋序》)后来历法日趋详密,便由“春秋”再分出“冬夏”,所以在先秦的有些典籍中,四时的排列顺序不是后来的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墨子·天志》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管子·幼官书》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古人除按春、夏、秋、冬将一年分为四时外,后来还将每一时又细分出“孟、仲、季”三段,并按夏历的12个月依次命名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这些名称此后便常被古人用作相应月份的代称。如《楚辞·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所谓“仲春”,即指夏历的二月。又如《礼记·月令》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所谓“孟冬”,也即指夏历的十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117092.html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