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服饰土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互助、乐都、大通一带的土族服饰,仍保持传统习俗,但也有很大的发展变化。民和地区已基本汉化,同仁地区则已基本藏化。
土族的男子服饰,以短为主,长短结合,青年人的衬衫、腰带、鞋袜都要绣花。青年妇女的夏装是长短结合,在家里一般穿长衫,在田间一般穿短衣。她们的白布汗褂大衣襟的胸前镶方块绣花布(汉语叫"胸花"),袖口有二寸多宽的黑布镶边。腰间系采绸或绣花棉布带子,足蹬浅腰鞋,鞋面绣花。头戴"拉金锁"翻边毡帽或礼帽,有的还在礼帽上插上花。
土族妇女的长衫,有单的,有夹的,还有上棉的,土族语分别年昂"、"汪西日"、"郭登"。袖子上套有用红、黄、绿、紫、黑色缎料堆制的花袖筒,土族语叫"绡藻"。妇女们的裤子,一般为蓝色长裤,并套上裤筒。未婚姑娘为大红色,已婚妇女为黑色,四十岁以上的妇女不再用了。裤筒边沿为蓝白色夹缝。裤子上面还要穿百褶裙,互助等地为大红色,民和地区为绯红色和绿色。老年妇女都穿长衫,套一件黑色蓝色镶边坎肩。
土族妇女的头饰繁多,原来有"马鞍"型、"三叉"型、"铧尖"型和"干粮"型等。到了四五十年代,互助等地又开始讲究"土人头"、"藏民头"、"达子头"、"汉人头"。土族妇女中的"藏民?quot;,夏季戴礼帽,冬春戴狐皮帽。头发梳成两个从头顶到辫梢,由红、白彩珠串连起来,辫梢连绣花辫套,辫子垂至膝盖以下。穿长衫、长裤,勒绸、布彩带,蹬绣花鞋。"达子头",戴翻边黑色毡帽,穿长衫、长裤,勒绸、布彩带,蹬绣花鞋。
轮子秋轮子秋是土族人民勇敢、智慧、团结的结晶和象征,也是土族男女老幼喜闻乐见并踊跃开展的传统活动。
关于轮子秋的起源,有一则美丽神奇的传说。相传土族先民为了寻求生活的出路,先后用青龙和野牛犁地,都失败了。最后用黄牛耕地,"犁了南滩犁北滩,洒下金子般的青稞种子"。秋天,制作木车,运送收割的庄稼。当最后一车麦捆运上场时,车子翻了,只见两个净肚娃娃在朝天的那扇车轮上飞舞,口唱丰收的家曲《杨格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1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