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007868251,2173825640&fm=26&gp=0_副本.jpg,韩信的出生及少年时代史书没有记载。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韩信也是从青年时期开始的:韩信年轻时长期随身佩戴一把剑。在秦朝,宝剑可是一个非常高贵的物件,普通人根本买不起。而且要有一定身份的人才有资格佩戴宝剑。还有,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防止原六国的人造反,私人拥有武器是犯法的。由此可见,韩信年少的时候家境应该是不错的,而且很有可能是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小时候还受过不错的教育,应该在期间还接受了兵法的的学习。
除了后天的学习,韩信天生就具备当将军的素质。司马迁评价韩信“隐忍有大志”。说通俗点,就是韩信脸皮厚,经得起挫折和失败。下面这几件小事就充分体现韩信的这个特点。
韩信年轻时,做官不行、经商也不行,靠蹭饭过日子。曾在当地一个当亭长的熟人家里白吃白喝了几个月。要知道,在古代,经济不发达,普通老百姓起早贪黑的干活都不一定能填饱肚子,辛亏这个人是亭长,家里还算有点余粮,但也经不起韩信天天来白吃白喝。关键是这个韩信吃得还理直气壮,到了饭点就来了,吃完就走人,跟自己家里一样。
这种情况,就是搁现在温饱不愁的,估计也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终于,有一天,亭长的老婆不高兴了,等韩信来了,故意没有摆韩信的餐具。到饭点了,韩信来了,一看没有自己的餐具,就明白了,很生气的转身就走了。后来饿的不行了,韩信就去钓鱼,但他钓鱼手艺不咋的,几天都没有钓到鱼。
有位在水边漂洗的老太太看他饿了,拿饭来给他吃。韩信非常高兴,对那位老太太说:“我之后一定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老太太生气地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不过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图有什么报答吗?”韩信,一时无话可说。
尽管韩信的日子过成这样,却随身佩戴一把剑,而且剑不离身。市场上有一个屠户看不下去了就拦住韩信羞辱他说:“你虽然身材高大,好佩带刀剑,内心却是胆小如鼠的。你要真有种,就来刺我。若是怕死,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思考过后,俯下身,从他的双腿间钻了过去,匍匐在地。受尽嘲笑。为了实现人生理想,甘愿受胯下之辱,这就是与异于常人的韩信。
u=3133809659,2900757374&fm=26&gp=0_副本.jpg,韩信从军后,先在项羽手下担任执戟郎中,不受重用。后投奔刘邦。在刘邦手下有一次犯了军规,被问斩,韩信临危不惧。不同于常人吓得面无土色,屁滚尿流,他竟然能够在前面十三个人被斩头情况下,对夏侯婴大声疾呼“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夏侯婴被韩信的胆识所打动,又观韩信雄武英俊、体貌伟岸、仪表堂堂,通过与韩信一交谈,知道韩信是个人才,就释放了韩信。这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胆识是普通人不具备的。
秦汉之际文化普及率低,出生不好的有才识之人想得到重用,要么自己毛遂自荐,跟君主面对面游说,要么或通过有名望的人举荐,都有机会得到重用。韩信的才能,之所以不会被普通人理解,是因为韩信永远都站在高层管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普通人的思考角度,永远也不会达到那种高度。
一个人在说起军国大事时,是不是纸上谈兵?对于缺乏高层管理经验的人而言,可能很难判断、甚至无法判断;但是对于一个有高层管理经验的人,那是很容易判断的。这就是萧何愿意月下追韩信并推荐他当大将军的原因。
从这层意义上,萧何认可韩信的才能,刘邦认可的韩信的才能,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难度,只要他们与韩信有过具体的接触。问题是,直接让韩信成为高层主要的高管之一,这就需要魄力、勇气了。萧何、刘邦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方在这里。刘邦敢这样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相信自己对团队的掌控能力,他相信自己的团队是第一流的团队。
说得具体点,韩信能力也许没有得到证实,但是刘邦给韩信配备的主要助手,能力那是毫无疑问的,因为韩信的主要助手是曹参、灌婴、张耳,这些人都有足够的履历、资历证明他们的能力。其次刘邦虽拜韩信为大将,但兵权一直掌控在刘邦手中,刘邦第一次授兵于韩信,是彭城之战以后,汉军攻魏,以韩信率领偏师进攻,自此韩信才独立掌军。就是说刘邦也是经常观察后,才确信韩信的才能。
u=835536986,877664971&fm=26&gp=0_副本.jpg,公元前二零二年刘邦与项羽决战于垓下,杀楚兵八万,项羽自刎,楚汉战争结束,刘邦平定楚地后回师定陶,驱马驰入齐王韩信的军营,夺了韩信的兵权,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公元前二零四年彭城兵败,刘邦逃走,在第二天清晨冲入张耳、韩信的军营夺了他们的兵权。
刘邦灭掉项羽实际上此时的刘邦自己已经意识到将要君临天下,最大的威胁是手握兵权的韩信,聪明过人的刘邦这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首要问题,他对齐王韩信的警觉、对他的不放心早就在心里有了通盘的考虑,只是障于项羽未灭、借其兵势而已,项羽已亡,正在其时,夺其军、灭其势。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韩信的兵权怎么那么容易收走?,想要知道韩信为什么轻易就被收走了兵权,就要先知道汉初的政治制度。以唐朝为例,唐朝的节度使虽然不是王爵,但是封疆大吏,兵权日炽。为什么唐朝末年,皇帝不能轻易收走节度使手中的兵马大全呢?,u=1580732400,2429994075&fm=26&gp=0_副本.jpg,因为这些节度使手中不仅有兵权,才掌握了地方政府的政权和财权。这就很要命了,一个国家是由一块地盘一块地盘共同组建起来的,而国家中央之所以能够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就是因为没一个独立的地盘他又无法彻底独立,因为你必须要依赖中央的政治权力和财政权力。但是一旦这两个权力被下放,每一块地盘就拥有了独立自主的能力,他就不在需要依靠中央就能直接统治脚下的土地,这就很无赖了。中央就变得可有可无了。
同样的道理,反过来说,韩信为什么不能绝对掌握自己的军权。很简单,因为韩信虽然名为齐王,但是实际上齐地的政治权力和财政权力并不属于他,甚至于连她手底下的兵权也并不是绝对掌握。在地方政府需要依赖中央的情况下,中央皇帝的权威就被无限放大,地方大员无论多么牛逼,也只能跪在地上喊万岁。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这块地方,不适合搞什么联邦制,就只能中央集团。想强大,就必须一个强力的中央把大家的力气聚拢到一块去,不然中国内斗起来,不比欧洲人差,没别的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1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