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司马懿的传奇故事,一直以来人们都十分感兴趣,尤其是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以及司马懿为高平陵之变忍辱负重的过程,所有这些事情,都是司马懿最让后人津津乐道的。
不过在司马懿传奇故事的背后,实际上也有一些作为普通人的烦恼和爱恨情仇,比如司马懿家中的琐事,尤其是司马懿对自己老婆的态度变化,晚年甚至已经达到不愿意见自己结元配子的地步,这一切究竟是为何呢?
01司马懿结元配子的特别之处,司马懿的结元配子名叫张春华,两人最开始的结合完全就是一种政治联姻,当时司马懿和张春华都还年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合在一起,结婚之后,短时间内司马懿都没有感受到张春华的好处,一直到后来的一件事情,才改变了司马懿对张春华的态度。
这件事情就是司马懿为了拒绝曹操的邀请而装病的事情,当时曹操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所以就主动去邀请司马懿出山,可是司马懿对曹操的为人比较清楚,担心自己出山之后会早早引起曹操的怀疑而丢了小命,再加上曹操当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很多人眼里,曹操就是乱臣贼子,让人不齿。
处于上边两方面原因的考虑,司马懿最终没有答应曹操出山,为了合理拒绝曹操,司马懿就装病说自己腿脚不利索,在家中安然养病,曹操曾先后派了一些人去一探究竟,发现司马懿确实有病,所以才没有收拾司马懿。
可是司马懿是一个对知识比较偏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籍给自己看,有一次司马懿把书籍晒在外边,突然天气骤变,下起大雨,司马懿来不及考虑,直接起身去收拾那些书籍,刚好这一幕被前来的丫头看见。
这个丫头十分惊讶,不是说司马懿腿脚不利索么?这明明还行走自如,没有什么毛病啊,丫头正在惊讶之余,司马懿的老婆张春华出来发现了丫头,还没有等到司马懿反应过来,张春华就快刀斩乱麻把丫头解决掉。
张春华如此迅速的反应,让司马懿觉得这个老婆确实不错,所以后来对张春华刮目相看,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有了一些变化,后来张春华为司马懿生下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其中司马师和司马昭两个聪明的儿子更是成为司马懿未来事业的左膀右臂。
奈何岁月无情,随着曹操的离世,司马懿得到了曹丕重用,在朝廷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了朝廷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这个时候司马懿可以说是享尽荣华富贵,因此司马懿也在这个时候纳了三个小妾,这三个小妾分别是伏夫人、张夫人和柏夫人。
三人当中,司马懿对柏夫人最为宠爱,经常和柏夫人在一起,大有沉迷女色的迹象,也就是这些时候,司马懿逐渐冷落了张春华,甚至最后直接不愿意见张春华,这是为何呢?
02司马懿不愿意见张春华的表面原因,从表面来看,柏夫人当时年轻漂亮,而张春华早已年老色衰,很多男人都会有审美疲劳,更何况是像司马懿这种大器晚成的传奇人物了,当自己拥有权利和地位之后,美女也是随之而来的,所以司马懿当然会对美女有所偏爱,这一点无可厚非。
正是因为对柏夫人的宠爱,所以司马懿公然说张春华年老色衰,叫张春华不要出来丢人,简单的一句话,气得张春华直接选择绝食自杀,要不是后来司马师和司马昭也要陪同自己母亲一起绝食,想必司马懿都不会去救张春华的。
就连张春华想要绝食自杀,司马懿都不在乎,足以见得司马懿内心其实应该是真的有些厌恶张春华了,毕竟岁月无情,再加上张春华和司马懿之间的婚姻原本就是政治联姻,两人之间的感情没有那么深刻,所以司马懿就更加容易变心了。
不过这只是表面看起来的原因,司马懿那么聪明的一个人,要是仅仅因为这些表面原因,就不待见自己的结元配子,其实还是有些说不过去的,那么究竟又是什么深层次原因,导致司马懿不待见张春华呢?
03司马懿不待见张春华的本质原因,正所谓分析事情需要透过表面看到本质,司马懿不待见张春华一事,我们也是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透过表面去研究深层次的本质。当时司马懿自己处于一种比较危险的环境当中,曹爽处处针对司马懿,将司马懿的兵权也给夺走了,以至于司马懿只能装病来获取时间,等待机会收拾曹爽。
这个时候的司马懿需要演戏给别人看,不仅针对曹爽,就连自己的家人也需要演戏方可,所以司马懿一方面塑造出自己沉迷女色的形象,一方面又不待见自己的老婆张春华,防止张春华识破司马懿装病。
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好,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件事情做到万无一失,司马懿十分清楚张春华的为人,她是一个一旦发现事情真相,就会毫不犹豫稳准狠去解决事情的人,这种人对司马懿是有威胁的,万一张春华了解司马懿生病是假,一个小心眼吃醋,把这件事情搞砸了,那司马懿必然就小命不保了。
在这种关键的历史阶段,司马懿不允许自己的计划有任何闪失,所以必须阻止张春华来探病,必须防止张春华了解真相,只有将所有人都蒙在鼓里,自己的计划才可能真正实施起来,我们可以从司马懿最后安排三千死士发动高平陵之变前夕,儿子司马昭毫不知情一事,便足以看出司马懿做事的谨慎之处。
04结语,不管怎么说,司马懿晚年不待见自己的结元配子,有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时的历史环境和自己处境所决定的,司马懿不得不那样做,可是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司马懿单纯地不喜欢张春华,觉得张春华年老色衰了,虽然人们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可这就是现实和人性,我们只能直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3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