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宋元明清 > 正文

朱棣临死前想传位给(历史中朱棣遗诏传位给朱高炽)

朱棣临死前想传位给(历史中朱棣遗诏传位给朱高炽)历朝历代的权力交接,哪一次不是惊心动魄呢?尽管朱棣在生前已经立朱高炽为太子,并且将朱高煦赶出了京城,也打击了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力量,但在他死后,朱高炽的继位过程依然充满了变数和危险。假如朱高煦提前得到消息,那么结果就很难说了。
朱棣死之前把皇位传承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但他死之后的皇位传承却实在是惊心动魄!
朱棣有三个儿子,都是嫡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就朱棣本人的意愿而言,他更喜欢能征善战、武艺高强的朱高煦,但从法理上讲,应该立嫡长子朱高炽。
最终,在解缙等人的劝说下,朱棣将朱高炽立为太子,而将朱高煦封为汉王,藩国在云南。本来按照朱元璋当年定下的规矩,藩王们是不能留在京城的,必须要到藩国去,叫做就藩,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儿子们争夺储位。
但是朱棣太喜欢朱高煦,又觉得没立他为太子有点对不住他,想做些补偿,所以不仅让朱高煦继续留在京城,而且百般宠爱。
一直到1417年,才将他的封地改为乐安州,强迫他就藩。乐安州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惠民县,距离北京三百多公里,这就近得多了。但是朱高煦的三支护卫被朱棣削去了两支,只保留了仪仗队,这也是有意削弱朱高煦的力量。
而老三朱高燧被封为赵王,封地在彰德,即现在的河南安阳。朱高燧是朱高煦的跟屁虫,一直帮助二哥对付大哥,也做了很多不法之事,被朱棣狠狠地教训了几次。
但是,朱高煦被强迫就藩之后,似乎朱高燧并没有离开京城,因为史书记载,在1423年,朱高燧曾有一次很不成熟的谋反行动,说明这一年他是在京城居住的。
这就很奇怪,为什么把朱高煦撵出去,而留下朱高燧呢?,先看一下朱高燧谋反的经过:永乐二十一年,朱棣病重,朱高燧的手下常山护卫指挥孟贤,和朱棣身边的宦官黄俨等人勾结,计划毒死朱棣,然后拥立高燧继位。
不料事情还没开始做就被人告发,朱棣命朱高燧进宫解释,史书称朱高燧“大惧不能言”。还是朱高炽出面求情,这才饶了他一命。
首先,这次谋反就很离谱,一个护卫,一个宦官,就谋划毒死皇帝,另立新君,甚至连朱高燧都不知情。而且,谋反是一个很大的事情,需要事前仔细地谋划。
而这次谋反更像是从天而降,忽然就出来了这么一档子事。而且事后朱高燧居然没有受到惩罚,朱棣训斥了几句就算了。
所以,我认为所谓的朱高燧谋反事件,其实是朱棣和朱高炽自导自演的一场戏,目的就是为了敲打朱高燧。
然后再由朱高炽出面求情,让朱高燧从此感激朱高炽,这样朱高燧就从朱高煦的阵营,转到了朱高炽的阵营,将来有利于朱高炽的顺利继位。
总之,朱棣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可谓煞费苦心,为了保证朱高炽的顺利接班,他有技巧地打压了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力量,但真正到了朱高炽接班的时候,过程仍旧惊心动魄。
1424年,朱棣进行了他的第五次北征,但这次他率领数十万大军,在草原上找了半年时间,也没找到敌人的踪迹,后来粮草实在供应不上了,这才准备返回,但是在返回的途中,朱棣病死于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
古代皇帝死在皇宫外面,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会对皇位继承造成很多变数,尤其是当前大军还未班师,更有可能造成混乱。
因此,朱棣身边的太监马云(确实是这个名字)赶紧去和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等人商议,讨论的最终结果是秘不发丧。
并且,知情的几个人兵分两路,一路留下来处理朱棣的后事。首先是秘密收集军中的锡器,找工匠来把锡器熔化,制成一具密封的棺材,用来盛朱棣的遗体,事情办完之后,为了防止泄密,将所有的工匠全部杀死。
其次,一切照常。照常的意思就是,厨师每天还要给皇帝做饭,然后由太监送进去。大臣还要按时入大帐汇报工作。总之,一切都看起来和平时一样,让外人不会起疑心。
另外一路,则是由杨蓉和海寿快马赶回京城,向太子朱高炽汇报朱棣的死讯。
杨荣是朱棣的心腹大臣,海寿是朱棣的贴身宦官,这两个人对朱棣的忠诚是不用怀疑的。两人快马加鞭,一路上不敢停歇,半个月之后,终于达到京城,将事情汇报给了朱高炽。
为什么他们要走得这么急呢?因为谁也不能完全保证朱棣的死讯不会泄露出去,如果一旦泄露出去,那么最需要防范的一个人就是汉王朱高煦。如果大军之中有朱高煦的人看出了端倪,那么他再快也快不过杨荣他们,这就确保了朱高炽在朱高煦之前得到消息。
事实上,朱高煦也确实在打探消息,一天来往于乐安和北京的探子有六七趟,但是朱棣的死讯朱高煦没有提前得到,当他确信父皇朱棣已经去世的时候,朱高炽已经登基了,权力交接完成,他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朱高炽在得到朱棣驾崩的消息后,立即行动,一是派儿子朱瞻基去迎接朱棣的遗体,并宣布接管北征大军的统帅权。
二是释放因反对朱棣北征而被关押起来的夏原吉,夏原吉是朱棣的心腹老臣,也是辅佐太子的重臣,有他坐镇,可以保住局势的稳定。
三是给北征的将领写信,调遣主力部队回京城守卫,同时重赏北征的将士,以安抚军心。
四是下令全城戒严,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明朝的最高权力顺利完成了交接,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
朱高炽只当了不到一年皇帝就死了,他死后,当然要传位给儿子朱瞻基,这也是当年朱棣看中的,朱棣曾立朱瞻基为皇太孙,早早就预订了皇位的位置。
但是,朱高煦一直虎视眈眈,朱棣死的时候,他得到消息晚了一步,没有来得及发难。但这次朱高炽驾崩,他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他要做的就是阻止朱瞻基继位。
当时朱瞻基正在南京,回北京的话必然要经过乐安附近,于是朱高煦派人埋伏,准备半路截杀朱瞻基。
而朱瞻基不愧为朱棣看中的孙子,他在得到朱高炽死讯的瞬间,就决定只带几个侍卫星夜赶回北京。
周围的人都劝他等大军一起走,以防不测。但朱瞻基认为,朱高煦一定想不到他会这么快就赶回去,所以兵贵神速,能奏奇效。
果然,当朱瞻基赶回北京之后,朱高煦埋伏的杀手才姗姗来迟,当然就扑了个空。而朱瞻基在北京顺利继位,是为明宣宗。
接连两次权力交接,朱高煦都没抓住机会,不免有些气急败坏,在朱高炽死后的第二年,效法自己父亲当年发动靖难之役,起兵造反。要说朱高煦这个人的确没什么创意,他造反时也设立了五军,就连口号也和他父亲一个样。
但是,朱高煦的能力可就比他爹差远了,朱瞻基御驾亲征,仗还没打,只是给他写了一封信劝降,朱高煦就怂了,竟然主动出城投降了。
事后,朱瞻基将朱高煦关押了起来。有一次朱瞻基去看望他时,朱高煦也不知道哪个筋搭错了,居然伸腿绊了朱瞻基一个跟头,结果朱瞻基大怒,令人搬来一个铜缸,将朱高煦倒扣在里面。
朱高煦还不服,在里面左冲右突,要掀翻铜缸出来。这样一来,朱瞻基更加愤怒,命人在四周点燃木炭,就朱高煦活活烧死在了铜缸之中。
综上所述,历朝历代的权力交接,哪一次不是惊心动魄呢?尽管朱棣在生前已经立朱高炽为太子,并且将朱高煦赶出了京城,也打击了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力量。
但在他死后,朱高炽的继位过程依然充满了变数和危险。假如朱高煦提前得到消息,那么结果就很难说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6397.html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