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到这样一个话题:,如果你穿越到了明朝,拿到了崇祯皇帝的剧本,你怎么守住大明?
对于这个问题想说太多,但最令人遗憾的就是崇祯皇帝。不知道诸位对明朝的历史是什么样的态度,反正笔者是明史的爱好者。不知道怎么形容,就好像再吃一块年糕。
初闻就是那种稻米香,细细品尝之后那种味道渗到心里,这样的感觉实在说不出,后人对明朝有一句褒义评价:“,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的皇帝算不上明君圣主,但确实御驾亲征标签最多的朝代。后两句话中的前者也正是在说明成祖朱棣,后者是在说崇祯皇帝。因为他是不逃跑,选择去煤山上吊,所以也被人们称为“君王死社稷。”但话说回来,,崇祯有没有机会翻盘?如何翻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时代背景,自明朝建立以来,名声稍微大一点的也无非明太祖朱元璋了,再就是明成祖朱棣、万历皇帝和末代皇帝崇祯了。
国祚二百七十六年、传位十六帝,这显然和我们所了解的不太匹配,。有人说在嘉靖和万历时期也基本上宣布灭亡,因为从那时候开始他们已经不问国事,但某种程度来讲,既然朝代灭在你手中你就要负主要责任。
真的是历史中所说的李自成军队过于强大?并不是这样。从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就深知武将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万历年间,他们派出的军队还第二次赢得了抗sun战争,为东亚三百年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到了崇祯时期,他手上的兵力还有八十万之多,并且还有卢象升、孙传庭、袁崇焕、洪承畴等等这样的大将,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皇帝的运筹帷幄显得尤为重要。
兵部尚书陈新甲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一个“玩法”——议和,。因为锦州边关告急,女真人也已经快要将其拿下。他幻想着先稳住清军这边,然后腾出手集中兵力向李自成发动进攻。从皇帝的角度出发,这是一种完美到不能完美的计策了,崇祯当然会同意。
如果这事真成了,能不能“中兴”咱不说,最起码延续大明国运几年没什么问题。谁知在计划好后的没几天,议和使者还没有动身,陈新甲被处以斩首,。这件事情令人很好奇,关键时刻用人之际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何况事情也没有成呀?因为他的官家把这件事流了出去,但这未免有些严重?
原来崇祯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想做做形式。
无奈朝中一些大臣用所谓的儒家大义来压皇帝,崇祯很无奈,也只好对这些人按律处理,就这样,第一次有望翻盘的机会被浪费……,后来李自成的起义军队如洪水之势,攻入都城。某种程度上来看,明朝也基本宣告结束。这时李自成派使者前去找崇祯议和,,要崇祯封他为西北王,把西安陕西一带封赏给他,。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自己已经无兵可用,李自成能提出议和,封他就是了。
李自成说不定还会代表明朝出征清军,自己到时,崇祯在看到这样的条件之后也开始犹豫,谁知这个时候朝中大臣拿出祖宗的遗训:,基业寸土不可与人,。再加上崇祯的皇帝本身过于刚烈,对这种东西当然不容侵占。在他们的提议之下,崇祯告诉使者“,让李自成放马过来,。”自己的江山都快没了,还在考虑这些祖宗遗训?等你到另一个世界再去遵守吗?
使者把话也带到了李自成的面前,“闯王”一怒之下攻破皇城。一些大臣又建议崇祯南下,但崇祯表明自己要“守江山”,随后选择投缳煤山。
当时身边也只有太监王承恩在陪伴,他在临走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文臣皆可杀,。”其实我们分析一下也不无道理,如果把这些人都杀掉或许自己还可以保住江山,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种种提议,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6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