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杂谈 > 正文

燕齐神仙方术是什么?太平道源自于哪里?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历史百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东汉太平道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汉武帝时期,燕齐海滨地区的神仙方士再度活跃。汉武帝为了寻求长生,先后十一次巡游燕齐海滨地带。以神仙方术近身,受宠一时的方士有许多,最著名的有李少君等人。随着燕齐的方士热,燕齐滨海地区的祠庙也建立起来。祠庙的建立来源于当时祈祷才能长生的观念。这些祠庙的管理者是方士,当时燕齐方士应当数量庞大。秦汉神仙方士的活动为早期道教的主要来源。

  早期道教的来源有三,一是来源于古代宗教和民间巫术;二是来源于战国至秦汉的神仙传说和方士方术;三是来源于先秦老庄哲学和秦汉道家哲学;四是来源于儒学和阴阳五行思想;五是来源于古代医学与体育卫生知识。战国至秦汉的神仙传说、方士方术与古代宗教、民间巫术相结合为道教、太平道的主要来源。


  因为长生成仙说是道教的核心教义,与道教的产生最为密切。道教的主要源头是燕齐海滨神仙方士文化和荆楚文化,而''太平道作为内地道教和燕齐神仙方士文化有密切关系。东汉末年的经学衰落,儒学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许多人去儒学以外寻求精神家园。长生神仙思想与道术治病结合起来逐渐发展为巨鹿太平道。以符水治病,又有神仙长生思想的太平道在广大百姓中逐渐便有振臂一呼的组织作用。

  《中国道教史》序认为:“道教开始拥有群众是从下层开始的,如东汉的黄巾(内地道教)、张鲁(巴蜀的道教)多以下层群众为对象。中国农村长期愚昧落后,缺医少药,以符水治病,驱妖捉鬼,祈福禳罪,与民间巫术、占卜、星相、图谶等迷信相结合,道教活动得以广泛蔓延,道教典籍也保存了这一部分内容。”

  燕齐神仙方术缘何成为巨鹿太平道的主要来源?燕齐神仙方士所提倡的无外乎是长生、延寿。所以燕齐神仙方术主要内容即秦始皇和汉武帝所追求的长生不老之术。

  首先,汉代的民间宗教构成非常多元,但幸运的是有一部名为《太平经》的道教经典可以利用,现在一般都认为它包含有关东汉的材料,并代表了东汉下层民众的思想与感情比如,生的重要性被普遍强调,《太平经》视生为天地之大德S求仙便是达到不朽的根本。学界通常从传统渴望长寿和“不死”来解释求仙的发展。

  春秋时期,“毋死”观念深人人心,当时齐景公就表示对长寿的愿望:“古而无死,其乐若何?”对于秦始皇求仙,也要从追求世间长寿或“不死”的角度去理解气《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快接近人生终点时对死非常憎恶,没有人敢当他面言“死”,“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

  因为,秦始皇求仙最感兴趣的是人世间的生命永恒。到汉武帝时,皇帝求仙成为一种信仰与一种观念的普及和转化。司马迁不止一次告诉我们,自从武帝求仙,并给一些方士封官赏赐后,燕齐方士先后争先恐后地放言自己拥有不死秘方,能与神仙交通。

  《汉书》卷二五《郊祀志》记载:“秦始皇至海上,则方士争言之。始皇如恐弗及,使人赍童男女入海求之。”


  驱使秦始皇举行封禅的无疑是他求长寿的世俗欲望。东汉时期,神仙的观念变得与长寿及“不死”相一致。如成书于东汉的许慎的《说文解字》以“长生仙去”解释“仙”字。当成仙与长寿说成是一样的时候,长寿就成为天地人三者的大事。《太平经》云:“何者最善?三万六千天地之间,寿最为善。者,大贪寿常生也,仙人亦贪寿,亦贪生。冀州巨鹿太平道首领称天公将军、地公将军、人公将军不是偶然的,也与神仙方术、追求长寿有关。

  其次,燕齐神仙方术不仅促使秦始皇、汉武帝积极寻求长生,也令秦汉帝王在民间播下求仙求长生的种子。在西汉时期,民间也有方术信仰的基础,所谓上行下效。女入海求之,还到沙丘崩。上文秦始皇的求仙路线以及最后秦始皇去世之地沙丘是经过或停留在冀州巨鹿之地的,如臣瓒曰:“沙丘在钜鹿县东北也。”其在冀州巨鹿地区也可能传播下信仰的种子。

  《汉书》卷二五《郊祀志》认为:“武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天子以为化去不死也,使黄锤史宽舒受其方,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更来言神事矣。汉武帝对燕齐方士的宠信,使得民间通过神仙祭祀活动获得长生的信仰非常盛行。巨鹿民间张姓早期道教世家涌现出来,如神人张宗。

  因为巨鹿张家应是方士世家。西汉就有巨鹿神人张宗,疑为东汉巨鹿张角之先祖。可以推测从燕齐神仙方士到东汉巨鹿张角太平道的传播途径应为:燕赵神仙方士——秦汉帝王求仙长生西汉巨鹿神人张宗以神仙祭祀致福——东汉巨鹿太平道。东汉王朝后期,天灾不断,政治腐败,整个社会秩序趋于崩溃,为早期太平道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爆发了以张角为首的黄巾起义。张角是冀州巨鹿人,太平道的首领,自称大贤良师。燕齐神仙方士的长生观念与先秦巫术相结合后,在民间获得普遍的信仰,逐渐讲求炼丹、长生、追求脱胎换骨。在汉代,民间巫术继续得到人们的信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98782.html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