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春秋战国 > 正文

三家分晋时间是春秋还是战国(三家分晋历时多长时间)

三家分晋时间是春秋还是战国(三家分晋历时多长时间)春秋末年重大历史事件三家分晋发生时间是公元前376年,直到27年后才完全将晋国分离为赵、魏、韩三个国家。《史记·晋世家》最后有言:“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约不祀。”,《史记·晋世家》最后有言:“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约不祀。”,《资治通鉴·周纪一》亦有言:“王崩,子烈王喜立。魏、韩、赵共废晋靖公为家人而分其地。”这里的“王”指的是周威烈王。
这就是发生在春秋末年重大历史事件——三家分晋。时间是公元前376年。
晋国本来也是一方霸主,为什么会被三家肢解,分崩离析?其实这都是晋文公埋下的祸根。
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
到晋平公和晋昭公时,国内六卿逐渐强盛,因而大权独揽,但也开始了相互倾轧。晋侯逐渐衰弱,无法控制臣属。
君位再传给晋顷公去疾、晋定公午、晋出公凿时,智瑶与韩、魏、赵三家消灭了范氏和中行氏,瓜分了他们的领地。
晋出公通报齐、鲁两国,请他们讨伐智氏、韩氏、魏氏四卿。四卿反而攻打他们的君主,晋出公逃往齐国,半途中死去。智伯拥立晋昭公的曾孙骄为国君,这就是晋哀公,但是政权仍然由智伯独揽。
及至智伯宣子死去,智襄子执掌国政,向韩、魏提出割地的要求,韩、魏都把土地割让给了智襄子。智襄子又向赵提出割地的要求,赵襄子不肯交割。智襄子便率领韩康子和魏桓子去攻打赵襄子。
当初,赵简子派遣尹铎治理晋阳,尹铎请示说:“您是要我前去养蚕缫丝,还是要我前去保卫屏护疆土?”,赵简子说:“当然是保卫屏护疆土。”于是,尹铎在那里减轻赋税,舒解民力。至此,赵襄子想起尹俊与赵简子的对话,便逃奔晋阳。
智氏、韩氏、魏氏三家决开河水冲灌晋阳。露在水面以上的晋阳城墙只有六尺之高,淹没在水中的炉灶日久生出蝦蟆,但当地人民依然没有背叛赵襄子。
赵襄子派遣张孟谈暗自出城,去见韩康子和魏桓子说:“我听说唇亡齿寒,现在智囊子率领韩、魏两家前来攻打赵氏,倘若赵氏灭亡,接下来轮到的就是韩氏与魏氏两家了。”,韩康子与魏桓子二人便暗中与张孟谈约定,让赵氏在夜间派人杀掉防守堤坝的军吏,反而决开河水来冲灌智襄子的军队。
韩康子与魏桓子又从两翼进击智襄子,大败他的兵众,将他的氏族全部消灭,从而由三家瓜分了他的领地。
虽然如此,晋国公室也已经是名存实亡。
公元前438年,晋哀公传位给晋幽公柳,这时,韩、赵、魏已经瓜分了晋国剩余土地,晋幽公的封地只剩下了绛与曲沃两处。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无法拒绝,便做了个顺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
三家皆大欢喜,于是韩国将都城从今河南禹县迁至新郑,赵国把都城从太原东南迁至河北邯郸,魏国则迁至今河南开封,而且都成为中原大国。
后来晋幽公又被夫人秦嬴所杀害,魏文侯立晋烈公止为晋君。晋烈公传位给晋孝公顷,孝公死,晋靖公俱酒即位,成为晋国的最后一位国君。
周安王二十五年,即公元前376年甲辰,韩、赵、魏三家共同废黜晋靖公俱酒为家人,晋国领土由三家瓜分,晋国灭亡,被彻底从历史的版图上抹去。《资治通鉴》称这一年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
晋国共有四十位国君,经历了七百二十二年。
事实上,三家分晋在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将赵、魏、韩封为诸侯的时候就已基本完成。
直到27年后才完全将晋国分离为赵、魏、韩三个国家,和当时的秦国、齐国、楚国、燕国四个大国并列称雄,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魏国魏氏是周文王庶出的儿子毕公高的后人。周威烈王将魏斯策命为魏文侯,魏文侯传位给魏武侯击,到了魏惠王时,魏国称王,魏惠王就是《孟子》一书中的梁惠王。
魏惠王再传位给魏襄王、魏昭王、魏安王和魏闵王,至魏王假,共有八代国君,经历了一百七十七年,后被秦始皇灭掉。
赵国赵氏与秦人同祖,是蜚廉的后人。周威烈王将赵籍策命为诸侯,这就是赵烈侯。赵烈侯传位给赵武侯、赵敬侯、赵成侯、赵肃侯,到了赵武灵王雍在位的时候,赵国称王。
赵武灵王再传位给赵惠文王、赵孝成王和赵悼襄王,至赵幽穆王迁在位的时候,秦始皇灭掉了赵国。赵幽穆王的哥哥嘉在代地自立为国君,号称代王,历时六年,秦国又将代王灭掉。赵国共有十一代国君,经历了一百八十二年。
韩国韩氏,与晋君同祖,是曲沃伯桓叔的后人。周威烈王将韩虔策命为诸侯,这就是韩景侯。韩景侯传位给韩烈侯、韩文侯、韩哀侯、韩懿侯、韩昭侯,到了韩宣惠王时,韩国称王。
韩宣惠王再传位给韩襄王、韩僖王、韩桓惠王,到了韩王安时,秦始皇灭掉了韩国。韩国共有十代国君,经历了一百七十四年。
赵、魏、韩三国最终也没能逃脱灭亡的下场。我们不妨设问一下:如果晋国没有被分列,它能否抗拒得了强大的秦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5514.html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