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宋元明清 > 正文

海瑞买肉为什么会被载入史册?

海瑞买肉为什么会被载入史册?海瑞买肉为什么会被载入史册?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海瑞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清官,他的清廉事迹被后世奉为清流典范,史书中也赞誉海瑞是“苦节自厉,诚为人所难能。”那么海瑞究竟有多清廉呢?《明史·列传第一百十四》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例:“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关于这段事例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海瑞为官期间非常清廉,绝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但海家本就不富裕,海瑞又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所以穷的揭不开锅这种事情在海家是常态。为了节省开支,海瑞全家都被迫成为素食主义者,平日里绝对看不到荤菜的影子。
一日,海瑞的母亲生日,海瑞是个孝子,所以他决定这一天要好好给母亲庆生,于是便打算去菜场买两斤肉。淳安县的男女老少们从来没听说过海县令家里还会买肉,于是争相上街围观。海县令买肉的消息迅速成为淳安的头条新闻。没过多久,浙直总督胡宗宪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他也觉得颇为新奇,于是跟身边的人谈及此事,结果海瑞买肉的事情就这样被记载到了《明史》之中。
海瑞买肉的事迹足可见海瑞为官清廉,但有一个问题却让人颇为不解。海瑞当时好歹也是堂堂七品县令,以他的工资收入难道还不足以让家人衣食无忧吗?答案是真不能。
明朝有不少奇葩的规章制度,官员薪酬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明太祖朱元璋早年放过牛,当过和尚,还要过饭,他亲眼目睹了官僚阶层的不仁和百姓的疾苦,因此他对所有官员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鄙视和厌恶。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全天下的官员都成了他的手下,于是他就给这些明朝公务员们制定了一套相当刻薄的薪酬标准,具体年薪为:正一品1044石,从一品888石,正二品732石,从二品576石,正三品420石,从三品312石,正四品288石,从四品252石,正五品192石,从五品168石,正六品120石,从六品96石,正七品90石,从七品84石,正八品78石,从八品72石,正九品66石,从九品60石。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官员们所领取的工资并非铜钱或银子,而是谷物。因此工资后面的单位是“石”,一石约等于150斤。
从理论上说,朱元璋给明朝公务员们制定的工资标准虽然不高,但即便级别最低的从九品官员一年收入也有60石。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这笔收入让一家老小过上小康生活还是没什么问题的。然而,这一工资标准运行了一段时间后,朱元璋发现谷物比较重要,于是在发工资的时候就只发一部分谷物,另一部分则用丝、棉等实物,以及一种叫做“大明宝钞”的官方发行纸币进行替代。丝、棉等实物在当时也是硬通货,本来跟谷物互换也没什么问题,可是明朝官员们在领取到工资后却发现丝、棉的折算比率远低于市场价格。更坑的是,“大明宝钞”由于官方过度发放,导致严重贬值,很快就变得与废纸无异。按照明史专家黄仁宇教授的研究,十六世纪明朝官员所得到的实际收入,仅仅相当于其名义俸禄的4%左右。也就是说,原本一个从九品官员的年薪是60石,可实际到账却只有2.4石。这点收入别说让一家人过上小康生活,就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
既然明朝官员工资水平如此不合理,那么他们该如何解决生计呢?答案毋庸置疑,那就是通过各种“潜规则”来搞创收。从理论上说,官员的任何贪腐行为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但由于薪酬制度极不合理,所以当官员们从公众那里取得被认为是合理范围内的额外收入并不算违法行为,很少有人会认为此举违背了道德准则。比如当某人被指定为里长时,他就要送礼金给知县,但礼金的数额不能多也不能少,要按公认的行情赠送。金额过多可能会导致涉及贪腐问题,金额过少则会被视为不懂规矩。同样,知县也要定期按照这套潜规则给知府送上“常例钱”,以表达对上司的敬意和感激。
明朝官僚系统从下至上一层层就是以这种半公开的方式收受灰色收入,皇帝对这种“陋规”也选择了视而不见。反之,如果官员们一定要坚持洁身自好,绝不接受那些“常例钱”,那么其生活的艰难程度就会如同海瑞那样,连买两斤肉都能成为当地的头条新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历史百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lishibk.com/post/6840.html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